殿前歡 · 觀音山眠松

老蒼龍,避乖高臥此山中。歲寒心不肯爲梁棟,翠婉蜓俯仰相從。 秦皇舊日封,靖節何年種?丁固當時夢。半溪明月,一枕清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鬆

注釋

觀音山:疑指南京觀音門外的觀音山。 眠松:睡臥狀的松樹。 老蒼龍:指古老的蒼松。《格物總論》:「松樹磥柯多節,皮極之粗厚,望之如龍鱗。」 避乖:元離紅塵。乖,抵觸。 歲寒心:松、竹、梅被稱爲歲寒三友,指其具有抵御嚴寒的意志。故常以喩在困頓中保持高尙的節操。 「翠婉蜓俯仰相從」句:謂靑藤纏繞在松樹上,沿松樹而俯仰。 「秦皇舊日封」句:《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乃上泰山,立石封詞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爲五大夫。」 「靖節何年種」句:陶淵明,世稱靖節先生。其《歸去來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撫孤松而盤桓」等字句。 「丁固當時夢」句:丁固,字子賤,三國吳人。《吳書》記載:丁因任尙書時,曾夢見松樹生於其腹上,語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後十八歲,吾其爲公乎!」後果然官至大司徒。

《殿前歡·觀音山眠松》借松喩人,寄寓著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緊扣「眠松」,用曲寫實又句句不離詠松,構思精巧。用擬人化手法,又善於聯想,長於點染烘託,塑造完美的松樹形象,也是作者所仰慕的高人的象徵。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避乖:避開塵世的紛擾。乖,指不和諧、煩惱、苦難等,這裏代指塵世紛爭。
  • 歲寒心:出自《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指松柏耐寒,比喻堅貞不屈的高尚品格 。
  • 翠婉蜓:蜿蜒曲折生長的松樹。這裏「翠」指代松樹,形容其翠綠。「蜿蜒」(wān yán),指(山脈、河流、道路等)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此處形容松樹姿態。
  • 秦皇舊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遇暴風雨,在松樹下避雨,後來封那棵松樹爲「五大夫」 。
  • 靖節何年種:靖節即陶淵明,世稱靖節先生。這裏是想象陶淵明曾在此種鬆。
  • 丁固當時夢:三國時吳人丁固曾夢到松樹生在肚子上,解夢人說「鬆」字拆開是「十八公」,預示十八年後會位列三公,後果然應驗。

翻譯

那如同老蒼龍般的松樹,爲避開塵世紛爭,高高地臥在這觀音山中。它有着耐寒不凋的堅貞之心,不願成爲那宮殿的棟樑,身旁蜿蜒的翠鬆也都緊緊相伴、俯仰相隨。這松樹啊,不知當年可是受了秦始皇的封典?也許是陶淵明在過去的哪一年親手種下的吧?又或者,和丁固當年夢到的松樹有着某種淵源?此時,明月照在半溪之上,鬆在山風的輕拂中靜靜入眠,享受着這清幽愜意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殿前歡·觀音山眠鬆》是一首意境高遠、借鬆抒情之作。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動筆觸描繪觀音山的眠鬆。開篇將鬆比作「老蒼龍」,賦予其靈動氣質,「避乖高臥」即寫出松樹遠離塵世的姿態,實則藉此表達自己遠離世俗紛擾的心境。 「歲寒心不肯爲樑棟」一句化用經典,以鬆自比,展現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堅守自身高潔品性的心態。「翠婉蜓俯仰相從」描繪出鬆羣相互映襯、姿態優美的場景,也暗示作者並非孤獨一人,有衆多與自己心氣相通者相伴。引用秦皇封鬆、靖節種鬆、丁固夢鬆的典故,使松樹具有豐富文化內涵,深化鬆的象徵意義,或暗示自身不凡抱負,或突出自己寄情自然、不追逐功名利祿情懷。 結句「半溪明月,一枕清風」描繪出寧靜清幽畫面,明月照溪,山風作伴,鬆在這般意境中安睡,也讓作者愜意心境躍然紙上。整首曲借鬆之形象與姿態,寄寓複雜人生態度與追求,兼具美感與思想深度。

徐再思

徐再思,字德可,號甜齋(有的資料中其號爲“甜齊”),浙江嘉興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蹟不詳。曾任嘉興路吏。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生卒年不詳,與貫雲石爲同時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餘首。作品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雲石齊名,稱爲“酸甜樂府”。後人任訥又將二人散曲合爲一編,世稱《酸甜樂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