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 申胥諫許越成
吳王夫差乃告諸大夫曰:“孤將有大志於齊,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諫曰:“不可許也。夫越非實忠心好吳也,又非懾畏吾甲兵之強也。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故婉約其辭,以從逸王志,使淫樂於諸夏之國,以自傷也。使吾甲兵鈍弊,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然後安受吾燼。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穀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爲虺弗摧,爲蛇將若何?”吳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爲大虞乎?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乃許之成。
將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以盟爲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結信矣。以盟爲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吳國國王夫差便告訴各位大夫說:“我還對齊國有大的企圖,我就同意越國的求和,你等不要違揹我的意願。如果越國已經改過,我(對它)還有什麼要求呢?如果它不悔改,(等我從齊國)回來,我揮師討伐它。”申胥勸道:“不能同意求和啊。越國不是誠心和吳國和好,也不是害怕我們的軍隊的強大。(他們的)大夫文種有勇有謀,(他)將把(我們)吳國在股掌之上玩得團團轉,來實現他的願望。他本來就知道君王您喜歡逞威鬥勝,所以說婉轉馴服地言辭,來縱容國王您的心志,使您沉浸在征服中原各國的快樂中,來讓你自己傷害自己。使我們的軍隊困頓疲憊,民衆流離失所,而日益憔悴,然後他們安全地收拾我們的殘局。而越王信用好愛惜民衆,四方百姓都歸順他,年年穀物按時節成熟,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在我們還能夠(跟他們)打仗的時候,是小蛇的時候不摧毀它,成爲大蛇將怎麼辦?”吳王說:“大夫你幹嘛長越國的威風,越國能夠足以成爲大患嗎?如果沒有越國,那我春秋演習向誰炫耀我的軍隊啊?”便同意了越國的求和。
將要盟約時,越王又派諸稽郢砌詞說:“要認爲盟誓有用嗎?上次盟誓時塗在嘴上的血還沒幹呢,足以保證信用啊。要認爲盟誓沒用嗎?君王家的軍隊的威武降臨便能使喚我們,幹嗎要看重鬼神而看輕您自己的威力啊。”吳王便同意講和,空有講和沒有盟誓。
注釋
孤:王侯的自謙之詞。有大志於齊:要攻打齊國,北上稱霸。
而:你們。拂:違背。
反:同“返”,指伐齊回來。
振旅:整頓部隊。
懾:恐懼,害怕。
種:越大夫文種。
還(xuán):轉動。玩:玩弄。
蓋:崇尚。
婉約:委婉而謙卑。
從:同“縱”。
諸夏:中原的其他諸侯國,如晉、齊、魯、宋、鄭、衛等。
鈍:不利。弊:困。
離落:離散。
序
《申胥諫許越成》是春秋時期創作的散文,作者是左丘明。記載越國派使向吳國求和的歷史事件。大臣申胥諫阻吳王不許答應求和,但是沒有成功。
賞析
文種與申胥的分析不謀而合,利害相關,明若觀火。吳王夫差由於不用申胥而亡國,越王勾踐由於用了文種而滅吳稱霸。說明能否虛心採納下屬的正確意見,是關係國家興亡成敗的大事。
吳王夫差接受越國議和,而申胥看穿了越國在求和幌子下所掩藏的消耗吳國綜合國力的包藏禍心,建議應該一舉消滅。申胥對於吳、越雙方的國情、君情、民情以及吳越關係,都分析的特別到位。無奈,夫差剛愎自用,不肯聽諫,最後滅國喪身。本文采用了對比和映襯的寫法,夫差和申胥是一對對比,夫差和勾踐也是一對對比。從而通過人物的言行可以看到:申胥的遠見卓識和忠心爲國;夫差的狂妄自大和傲慢輕敵;勾踐的狡猾奸詐,一一呈現眼底。

左丘明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呂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左史官記言,右史官記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其父移居魯國並世代擔任魯國太史。
左丘明籍貫,一說爲魯國中都人,一說爲春秋末年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按新見《左傳精舍志》,當以後說近是。
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品行高潔,爲孔子推崇,稱“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即與其同好惡;漢司馬遷亦稱其爲“魯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爲己著述《史記》的先型典範。
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爲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傳》、《國語》對中國傳統史學影響深遠,對司馬遷的《史記》創作尤其具有重要啓發。從這個意義講,左丘明堪爲中國傳統史學的鼻祖之一。後世或稱其爲“文宗史聖”、“經臣史祖”,或譽爲“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賢。今山東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其鄉先賢左丘明。
► 328篇诗文
左丘明的其他作品
- 《 介之推不言祿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襄公 · 襄公三十一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隱公 · 隱公十一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襄公 · 襄公二十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莊公 · 莊公二十二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桓公 · 桓公元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隱公 · 隱公三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傳 · 成公 · 成公十八年 》 —— [ 周 ]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