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詠竹
不種閒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餘淨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
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
拼音
注釋
修竹:長長的竹子。
映帶:景物彼此襯托。如「山河相映帶」、「萬竹爭映帶」。
一泓(hóng):一道。
森寒潔綠:指竹子幽深、陰冷、潔淨、翠綠。
「風動」二句:風一吹像仙人身上的玉佩發出鳴響,雨後像潔淨的美女添上了潤髮的油脂。膏沐,古代婦女潤髮的油脂,也指洗沐,潤澤。
鳳來棲: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
聊醫俗:姑且醫治庸俗。蘇軾《於潛僧綠筠軒》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問華胄(zhòu):問竹子是哪個貴族的後代。華胄,貴族的後裔。
淇澳:淇河岸的彎曲處。歷史上以盛產竹而聞名。
苗裔(yì):子孫後代。
湘江曲:湘江彎曲處。
孤高:高傲,不合羣。此贊竹子的和松柏一樣高雅不俗。
阿嬌金屋: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長公主劉嬌)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爲婦。這裏指翠美珍奇的竹子。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池亭:池邊的亭子。
- 修竹:長長的竹子。
- 泓(hóng):水深而廣。
- 森寒:形容寒冷。
- 潔綠:潔淨翠綠。
- 風動仙人鳴佩遂:風吹動竹子彷彿仙人身上玉佩發出聲響。
- 雨餘淨女添膏沐:雨後竹子像淨女被增添了潤澤。
- 華胄:華夏後代。
- 淇澳:淇水彎曲處。
- 苗裔:子孫後代。
- 阿嬌金屋:原指漢武帝劉徹幼時說如果能娶阿嬌作妻子,就蓋一間金屋讓阿嬌住,後泛指對女子特別寵愛。
翻譯
不在池亭邊種植閒花,只種了幾竿修長的竹子。竹子與一泓流水相互映襯,呈現出深深的寒冷而又潔淨翠綠的景象。風吹動竹子就像仙人佩戴的玉佩發出聲響,雨停後竹子彷彿淨女增添了潤澤。還沒有長成樹林,難以期望鳳凰來棲息,姑且用來醫治俗氣。 詢問華夏後代,有名的在淇水彎曲處。追尋子孫後代,在湘江之畔。竹子性情孤高就像柏樹,像那受寵於金屋的阿嬌。坐在竹蔭下從容地使煩熱消退,內心清淨彷彿能觸到微微香氣。歷經冰霜,依舊保持着美好的風姿,溫和如美玉。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竹子的形象和特質。通過「不種閒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直接塑造出竹子的卓然獨立,不與閒花爲伍。「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描繪了竹子與流水相伴的清幽之景。「風動仙人鳴佩遂,雨餘淨女添膏沐」用生動的想象增強了竹子的高雅氣質。詞中既寫出了竹子的外在形態,又強調了其孤傲、高潔的內在品質。「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體現了竹子不隨流俗的特點。後面圍繞竹子的歷史和孤高品質進一步闡述,「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更突出了竹子堅韌和溫潤的美好特性,表達了對竹子深深的讚美之情。
陸容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滿江紅 · 中秋夜潮 》 —— [ 宋 ] 史達祖
- 《 滿江紅 · 遊淸風峽,和趙晉臣敷文韻 》 —— [ 宋 ] 辛棄疾
- 《 滿江紅 · 燕子樓中 》 —— [ 宋 ] 文天祥
- 《 滿江紅 · 金陵懷古 》 —— [ 元 ] 薩都剌
- 《 滿江紅 · 豫章滕王閣 》 —— [ 宋 ] 吳潛
- 《 滿江紅 · 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 —— [ 宋 ] 史達祖
- 《 大暑竹下獨酌 》 —— [ 宋 ] 鄭剛中
- 《 滿江紅 ·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 [ 宋 ] 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