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與蠶問答

【原文一】 蛛見蠶吐絲爲繭,乃曰:“汝之吐絲,終日辛勞,訖自縛,何苦爲?蠶婦操汝入沸湯,抽爲長絲,遂喪軀。然則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蠶對曰:“ 吾固自殺。然世人無吾,非寒凍而歿乎?爾口吐經緯,織成網羅,坐伺其間,俟蚊虻投網而自飽。巧則巧矣,其心何忍!”噫!世之人爲蠶乎,抑爲蛛乎? 【原文二】 蛛與蠶曰:“爾飽食終日,以至於老。口吐經緯,黃白燦然,因之自裹。蠶婦操汝入沸湯,抽爲長絲,乃喪厥軀。然則,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蠶答蛛曰:“我固自殺,我所吐者遂爲文章,天子衮龍,百官紱繡,孰非我爲?汝乃枵腹而營,口吐經緯、織成羅網,坐伺其間。蚊虻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而以自飽。巧則巧矣,何其忍也!”蛛曰:“爲人謀則爲汝;爲自謀寧爲我。”嘻,世之爲蠶不爲蛛者寡矣夫!
拼音

譯文

【譯文一】 蜘蛛看見蠶吐絲做繭,於是説:“你吐絲,整天辛苦勞累,(訖)最終自己束縛,何苦呢?蠶婦將你們放進沸騰的水中,抽了繭作爲長絲,就喪失了生命。但是這也的确是巧的,正合自殺,不是愚蠢嗎?”蠶回答:“我固然自殺。但是世人沒有我,不是要寒凍而死了嗎?你口吐橫竪交錯的絲,織成網,坐著守候在裏面,等候蚊子牛虻撞在網上而自己喫飽。巧是巧了,你怎麽忍心呢?”啊!世上的人(準備)做蠶呢,還是(打算)做蜘蛛? 【譯文二】 蜘蛛跟蠶説:“你飽食終日,一直到老。絲吐成經緯(織成繭),顔色黃白燦爛,於是將自己裹縛。養蠶的婦人將你們放進沸騰的水中,(你們)就喪失了性命。但是,你們的巧衹適合用來自尋死路,不是太蠢了點嗎?”蠶回答蜘蛛説:“我的确是自尋死路,(但)我所吐的絲就成了花紋和彩繡,帝王禮服上的(繡)龍,百官祭祀禮服所繡的服飾,哪樣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空著肚子營造(網),口吐經緯(的絲)、織成羅網,在那上面等待著。看見蚊蟲蜂蝶經過,沒有不殺(了)它們而(讓)自己(喫)飽(的)。巧是巧啊,多麽殘忍啊!”蜘蛛説:“爲別人著想就做你;爲自己著想就做我。”啊,世界上像蠶一樣不像蜘蛛一樣的人太少了!

注釋

訖:最終。 適:正合。 歿:死。 經緯:指橫的竪的綫。 羅網:網。 伺:等待。 俟:等候。 抑:還是。 操:拏。 湯:熱水。 厥(jué):代詞,義同“其”。 固:确實、的确。 文章:指帶花紋的織物。 衮(gǔn):帝王祭拜宗廟時所穿的禮服。 紱(fú):縫在長衣前面的服飾,是祭服的服飾。 孰:哪一樣。 枵(xiāo):空虛。 營:營生,謀生。

作者讚揚了蠶而諷刺了蛛,因爲蠶有自我犧牲的精神,而蛛卻是自私自利,只爲自己着想。但作者同時又感慨具有蠶自我犧牲精神的人太少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qì):完畢,終了。 :恰好,正好。 歿(mò):死。 經緯:織物的縱線和橫線,這裡指蛛絲。 (sì):等待。 (xiāo)腹:空腹,指飢餓。 (gǔn)龍:古代帝王的禮服,上綉龍紋。 (fú)綉:古代官員的禮服上的紋飾。

繙譯

第一則: 蜘蛛看見蠶吐絲做繭,於是說:“你吐絲,整天辛苦勞作,最終卻把自己束縛起來,何苦這樣呢?蠶婦把你放進開水裡,抽取出長絲,你就丟掉了性命。然而你這樣的技巧,恰好是用來自殺的,不是很愚蠢嗎?”蠶廻答說:“我確實是在自殺。然而世上的人如果沒有我,不是會挨凍而死嗎?你嘴裡吐出縱橫的絲線,織成網羅,坐在裡麪等待,等到蚊子蒼蠅投進網中而自己喫飽。你是巧,但你的心怎麽能這麽殘忍呢!”唉!世上的人是做蠶呢,還是做蜘蛛呢?

第二則: 蜘蛛對蠶說:“你整天喫飽了飯,一直到年老。嘴裡吐出縱橫的絲線,顔色黃白燦爛,於是把自己包裹起來。蠶婦把你放進開水裡,抽取出長絲,你就喪失了自己的身躰。然而,你的技巧恰好是用來自殺的,不是很愚蠢嗎?”蠶廻答蜘蛛說:“我確實是在自殺,我所吐的絲於是成爲了華美的織品,天子的龍袍,百官的禮服刺綉,哪一樣不是我做成的呢?你是餓著肚子去經營,嘴裡吐出絲線、織成羅網,坐在那裡等待。蚊子、蒼蠅、蜜蜂、蝴蝶等經過的,沒有不被你殺死來讓自己喫飽的。你是巧,但你怎麽能這麽殘忍呢!”蜘蛛說:“爲別人謀劃那就做你這樣的;爲自己謀劃甯願做我這樣的。”哎,世上做蠶而不做蜘蛛的人太少了啊!

賞析

這兩則寓言故事以蛛與蠶的對話展開,通過它們對各自吐絲行爲的不同看法,探討了爲他人奉獻與爲自己謀利的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

蜘蛛認爲蠶吐絲作繭是愚蠢的,因爲這會導致蠶被蠶婦放入沸水中抽絲而死,而蜘蛛自己吐絲織網是爲了捕食,是一種聰明的生存方式。然而,蠶卻認爲自己吐絲雖然最終會導致自己死亡,但絲可以用來制作華美的衣物,爲人們帶來溫煖和美麗,是一種有意義的奉獻。

作者通過蛛與蠶的對話,諷刺了那些衹爲自己謀利而不顧他人的人,贊敭了像蠶一樣爲他人奉獻的精神。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於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思考,究竟是應該像蜘蛛一樣衹爲自己,還是像蠶一樣爲他人做出貢獻。這兩則故事寓意深刻,語言簡潔,用生動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江盈科

明湖廣桃源縣人,字進之,號逯蘿,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進士,授長洲縣令,歷官戶部員外郎,卒於四川提學副使任上。江盈科被視爲公安派成員之一,其詩文理論與公安派主力袁宏道相呼應,也主張爲文應抒發當時代個人的真性情,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說法,也極力贊成靈性說。著有作品《雪濤閣集》、《雪濤詩評》、《諧史》等。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