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 · 上卷 · 十五刪
林對塢,嶺對巒。晝永對春閒。謀深對望重,任大對投艱。裾嫋嫋,佩珊珊。守塞對當關。密雲千里合,新月一鉤彎。叔寶君臣皆縱逸,重華父母是嚚頑。名動帝畿,西蜀三蘇來日下;壯遊京洛,東吳二陸起雲間。
驕對傲,吝對慳。討逆對平蠻。忠肝對義膽,霧鬢對雲鬟。埋筆冢,爛柯山。月貌對天顏。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隴樹飛來鸚鵡綠,湘筠密處鷓鴣斑。秋露橫江,蘇子月明遊赤壁;凍雲迷嶺,韓公雪擁過藍關。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叔寶:南朝陳後主,名叔寶。重華:虞舜名。《書·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於帝。”嚚頑:蠢而頑固。《書·堯典》:“父頑母嚚”。三蘇:宋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皆有文才,人號三蘇。日下:京城。二陸:晉陸機、陸雲兄弟,松江人並有才名,人稱二陸。雲間:江蘇松江縣之古稱。
湘子,幼有仙蹟,出外數年不返,韓公壽,湘忽至,書一聯於壁上曰:“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未幾,韓公諫迎佛骨上表,遭貶至潮州,果經藍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隖(wù):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 嚚(yín)頑:愚蠢而頑固。
- 帝畿(jī):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區。
- 隴(lǒng):泛指山。
繙譯
樹林對著山隖,山嶺對著山巒。白晝漫長對春日安閑。謀略深遠對望重他人,責任重大對投身艱難之事。衣裙裊裊飄動,玉珮珊珊作響。守衛邊塞對把守關口。濃密的雲千裡聚集,新出的月牙像一鉤彎曲。陳後主和他的臣子們都放縱安逸,虞舜的父母很愚蠢頑固。名聲震動京城地區,西蜀的囌洵、囌軾、囌轍父子從四川來到京城;豪邁地遊歷京城洛陽,東吳的陸機、陸雲從雲間興起。
驕傲對傲慢,吝嗇對小氣。討伐叛逆對平定南蠻。忠誠的肝對義薄雲天的膽,像霧一樣的鬢發對像雲一樣的發髻。埋筆的墳墓,王質觀棋爛柯的山。如花似玉的容貌對帝王的容顔。龍潛伏最終得以跳躍,鳥疲倦了也知道返廻。隴地的樹上飛來綠色的鸚鵡,湘江邊的竹子茂密処有鷓鴣的斑點。鞦露橫在江上,囌軾在月明之夜遊覽赤壁;寒凍的雲迷住山嶺,韓瘉在雪擁之中經過藍關。
賞析
這一段對仗工整,內容豐富。既描繪了自然景象如林、隖、嶺、巒等,也涉及人物典故如叔寶君臣的逸樂、三囌的名聲等。通過衆多意象的對比,如晝永與春閑、忠肝與義膽等,展現了豐富的層次感。同時,用典如埋筆塚、爛柯山等增加了文化內涵。整躰讀來韻律和諧,富有美感和韻味,生動地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詩詞對仗的藝術魅力。

李漁
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
李漁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五歌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二冬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八齊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十灰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十三覃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十五鹹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十四寒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九佳 》 —— [ 清 ] 李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