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譯文
船在吳江上飄搖,我滿懷羈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飄搖,招攬客人,便產生了借酒消愁的願望。船隻經過令文人騷客遐想不盡的勝景秋娘渡與泰娘橋,也沒有好心情欣賞,眼前是「風又飄飄,雨又瀟瀟」,實在令人煩惱。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結束客遊勞頓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調弄鑲有銀字的笙,點燃薰爐裏心字形的盤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趕不上,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去夏又到。
注釋
吳江:今江蘇縣名。在蘇州南。
澆:浸灌,消除。
帘招:指酒旗。
秋娘渡:指吳江渡。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稱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稱杜仲陽,爲唐德宗時鎮海軍節度使李侍女。渡:一本作「度」。
橋:一本作「嬌」。
蕭蕭:象聲,雨聲。
銀字笙:管樂器的一種。調笙,調弄有銀字的笙。
心字香:點薰爐裏心字形的香。
序
宋亡,作者深懷亡國之痛,隱居姑蘇一帶太湖之濱,漂泊不仕。此詞爲作者乘船經過吳江縣時,見春光明豔的風景藉以反襯自己羈旅不定的生活所作的一首詞。
全詞以首句的「春愁」爲核心,用「點」「染」結合的手法,選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層層渲染,寫出了詞人傷春的情緒及久客異鄉思歸的情緒。
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離亂顛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豔的春光與悽楚的神魂在強烈地對照着,春深似海,愁深勝似海,在時光的流逝中,「春愁」卻無法排遣。於是從看似嘹亮的聲韻中讀者聽到了夾雜着風聲雨聲的心底的嗚咽聲。這首詞主要寫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客居異鄉淒冷愁悶,用於表達倦懶思歸之心情,以及韶華易逝的感慨。
起筆點題,指出時序,點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澆」,「一片」言愁悶連綿不斷。「待酒澆」,是急欲要排解愁緒,表現了他愁緒之濃。
隨之以白描手法描繪了「舟過吳江」的情景:「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這「江」即吳江。「樓上簾招」這江村小酒店的或許寫有「太白一醉」字樣的青布簾招知詞人,可來醉鄉小憩。在這一「搖」一「招」之間,情緒是由愁而略見開顏了的。可是當江上小舟載着這薄醉之人繼續行去,醉眼惺忪地在眼簾上映入「秋娘渡與泰娘橋」的景色時,風吹酒醒,雨滴心簾,只覺風入骨,雨寒心。轉而「秋愁」復漲,而且愈漲愈高了。情緒的起伏就是如此激轉湍漩。作者單用之。飄泊思歸,偏逢上連陰天氣。同時作者用「飄飄」「蕭蕭」描繪了風吹雨急。「又」字含意深刻,表明他對風雨阻歸的惱意。這裏用當地的特色景點和悽清、傷悲氣氛對愁緒進行了渲染。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的句式是一種暗示法的句式,是某種特定心態藉助意象的表現方法。它讓人可以產生聽覺上的風聲雨聲,視覺上的瀟瀟綿綿、飄飄揚揚,觸覺上的寒意、潮意、溼潤意,一直到心態上的感知:酸辛感、苦澀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首句點出「歸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飄泊的厭倦和歸家的迫切。想象歸家後的溫暖生活,思歸的心情更加急切。「何日歸家」四字,一直管着後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調笙和燒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調笙,調弄有銀字的笙,燒香,點薰爐裏心字形的香。這裏採用了反襯的手法,詞人想像歸家之後的情景:結束旅途的勞頓,換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溫馨,嬌妻調弄起鑲有銀字的笙,點燃薰爐裏心字形的香。作者詞中極想歸家之後佳人陪伴之樂,思歸之情段段如此。「銀字」和「心字」給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諧的意味,與作者的悽苦形象對比,突出思歸的心緒。
下闋最後三句非常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拋」,指時光流逝之快。「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紅」一「綠」,將春光漸漸消逝於初夏的來臨中這個過程充分表現了出來。這是時序的暗示。但細加辨味,芭蕉葉綠,櫻桃果紅,花落花開,回黃轉綠,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綠肥紅瘦對人來説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難逢。再進一步推去,家國一旦破敗,不能重見麼。「流光容易把人拋」的全過程,怎樣拋的,本極抽象,現今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明示出來。所以如果説,暗示具體時序由春而夏,那是「實」的表現,那麼將抽象的流光拋人揭示開來就是「虛」的具體化。至於色彩的自然絢麗,化抽象的時光爲可感的意象,以櫻桃和芭蕉這兩種植物的顏色變化,具體地顯示出時光的奔馳,也是渲染。蔣捷抓住夏初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爲深綠,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爲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斷、理還亂。詞中借「紅」「綠」顏色之轉變,抒發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
這裏有意把下闋諸句倒過順序來談,又將「何日歸家洗客袍」置於上下闋的關聯點上去理解,是想從具體的句式和情思上説明這首短詞形似明快,實則苦澀,在藝術上具有似「流」實「留」的特點,情韻在迴環週轉地流蕩,呈一種漩渦狀。這種藝術手段最能將「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意充分表達出。「流」,是流暢少停蓄,而「留」則有頓挫,有吞吐,有抑揚之勢。蔣捷確有一些詞寫得稍嫌「流」,但這首《一剪梅》卻不屬此類作品,不可匆匆瀏覽,不細辨味。
詞人在詞中逐句押韻,讀起朗朗上口,節奏鏗鏘。大大地加強了詞的表現力。這個節奏感極強的思歸曲,讀後讓人有「餘言繞樑,三日不絶」的意味。
蔣捷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字勝欲,號竹山。先世爲宜興鉅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遁跡不仕。家居竹山,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元成宗大德間,憲使臧夢解、陸義齋交章薦其才,卒不就,氣節爲時人所重。平生著述以義理、小學爲主,尤工詞,與周草窗、王碧山、張玉田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故國之思、山河之慟,詞風兼融豪放婉約,以悲凉清俊、蕭寥疏爽爲主,旣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亦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詞調時有清新輕快之作,不似時人碧山、玉田詞一味低沉陰暗,尤以造語奇巧之作,於宋季詞壇獨標一格,卓然成家,下啓淸初陽羡詞派。淸劉融齋謂:「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較貞,視夢窗較清。劉文房爲『五言長城』 ,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 歟!」有《竹山詞》(存詞九十餘首)、《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其中《竹山詞》一巻,收入毛汲古《宋六十名家詞》本、《彊邨叢書》本, 又《竹山詞》二卷,收入渉園影宋元明詞續刊本。淸 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巻八》有傳。
► 94篇诗文
蔣捷的其他作品
- 《 賀新郎 · 其二約友三月旦飲 》 —— [ 宋 ] 蔣捷
- 《 念奴嬌 · 夢有奏方響而舞者 》 —— [ 宋 ] 蔣捷
- 《 瑞鶴仙 · 鄉城見月 》 —— [ 宋 ] 蔣捷
- 《 大聖樂 · 陶成之生日 》 —— [ 宋 ] 蔣捷
- 《 絳都春 · 春愁怎畫 》 —— [ 宋 ] 蔣捷
- 《 翠羽吟 · 響林王君本示予越調《小梅花引》,俾以飛仙步虛之意爲其辭。予謂泛泛言仙,似乎寡味,越調之曲 》 —— [ 宋 ] 蔣捷
- 《 秋夜雨 · 紅麟不暖瓶笙噎 》 —— [ 宋 ] 蔣捷
- 《 沁園春 為老人書南堂壁 》 —— [ 宋 ] 蔣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