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臺送黎拾遺

· 王維
相送臨高臺,川原杳何極。 日暮飛鳥還,行人去不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來到。
  • 高臺:高的樓臺,詩中可能指送別之地。
  • 川原:山川原野。
  • 杳(yǎo):深遠渺茫。
  • 何極:哪裏是盡頭。
  • 日暮:天色將晚,傍晚。
  • 飛鳥還:鳥兒飛回巢。

翻譯

在高高的臺上爲你送別,眼前山川原野深遠渺茫沒有盡頭。天色已晚,鳥兒紛紛飛回巢穴,可你這位遠行的人卻不停地向前走去。

賞析

這首詩短短二十字,卻有着豐富的畫面感與深沉的惜別之情。開篇點題,點明送別的地點在高臺之上,給人一種開闊又略帶孤寂之感。「川原杳何極」描繪出山川原野的遼闊深遠,暗示着朋友此去路途遙遠,前路充滿未知,蘊含着對友人遠行的擔憂。「日暮飛鳥還」描繪出傍晚時分鳥兒歸巢的場景,營造出一種寧靜且帶有歸宿感的氛圍。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行人去不息」,友人在此時卻仍要踏上漫漫征程,愈發凸顯離別的傷感與不捨。詩人通過這樣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將送別的場景、途中的景色與內心惜別之情完美融合,以景襯情,景中含情,展現出王維詩歌一貫的清新自然、意境悠遠的風格 。

王維

王維

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