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嚴尹弟見宿弊廬訪別人賦十韻

· 王維
上客能論道,吾生學養蒙。 貧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 冠上方簪豸,車邊已畫熊。 拂衣迎五馬,垂手憑雙童。 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叢。 薄霜澄夜月,殘雪帶春風。 古壁蒼苔黑,寒山遠燒紅。 眼看東候別,心事北川同。 爲學輕先輩,何能訪老翁。 欲知今日後,不樂爲車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客:尊貴的客人。
  • 養蒙:啓蒙、修養正道。(「蒙」讀作「méng」)
  • (「醥」讀作「piǎo」):清酒。
  • 簪豸(「豸」讀作「zhì」):古代御史等執法官吏戴的帽子,指擔任高官。
  • 畫熊:古時車上的裝飾,用以顯示職位,這裏指地位高貴。

翻譯

尊貴的客人能夠談論大道,我的一生都在學習修養正道。貧窮的交往在世俗人情之外,才華出衆的人如同古代的賢人。帽子上方插着象徵高官的簪豸,車邊已經有顯示高貴地位的畫熊。整理衣服迎接尊貴的官員,垂下手來憑藉兩個僮僕。鮮花釀成的清酒摻和着鬆屑,茶的香氣透過竹林瀰漫開來。薄薄的寒霜使夜晚的月亮更加澄澈,殘留的積雪帶着春風的氣息。古老的牆壁上青苔發黑,寒冷的山巒遠處有燒荒的紅火。眼看着東方的朋友告別,心中所想與北方的山川相同。做學問輕視先輩,又怎能拜訪我這個老翁。想要知道今日之後,就不會像車胤那樣以功名爲樂了。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所作,詩中描繪了與河南嚴尹弟見面的情景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詩的開頭表達了對貴客的敬重以及自己對學問和修養的追求。接着描述了客人的高貴身份和自己的處世態度。詩中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如薄霜、夜月、殘雪、春風、古壁、蒼苔、寒山、遠燒等,營造出一種清冷而又富有生機的氛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思考。最後,詩人表示不應該輕視先輩,也不應該過於追求功名,體現了一種淡泊名利的思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有對現實的描繪,又有對人生的感悟,展現了王維詩歌的獨特魅力。

王維

王維

王維,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