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 元稹
鄭驛騎翩翩,丘門子弟賢。 文翁開學日,正禮騁途年。 駿骨黃金買,英髦絳帳延。 趨風皆蹀足,侍坐各差肩。 解榻招徐穉,登樓引仲宣。 鳳攢題字扇,魚落講經筵。 盛氣河包濟,貞姿嶽柱天。 臯夔當五百,鄒魯重三千。 科斗翻騰取,關雎教授先。 篆垂朝露滴,詩綴夜珠聯。 逸禮多心匠,焚書舊口傳。 陳遵修尺牘,阮瑀讓飛牋。 中的顏初啓,抽毫踵未旋。 森羅萬木合,屬對百花全。 詞海跳波湧,文星拂坐懸。 戴馮遙避席,祖逖後施鞭。 西蜀凌雲賦,東陽詠月篇。 勁芟鼇足斷,精貫蝨心穿。 浩汗神彌王,鷂颺興欲仙。 冰壺通皓雪,綺樹眇晴煙。 驅駕雷霆走,鋪陳錦繡鮮。 清機登穾奧,流韻溢山川。 墨客膺潛服,談賓膝誤前。 張鱗定摧敗,折角反矜憐。 句句推瓊玉,聲聲播管弦。 纖新撩造化,澒洞斡陶甄。 衛磬琤鍧極,齊竽僭濫偏。 空虛慙炙輠,點竄許懷鉛。 憊色秋來草,哀吟雨後蟬。 自傷魂慘沮,何暇思幽玄。 喜到樽罍側,愁親几案邊。 菁華知竭矣,肺腑尚求旃。 抵滯渾成醉,徘徊轉慕膻。 老歎才漸少,閑苦病相煎。 瓦礫難追琢,芻蕘分棄捐。 漫勞成懇懇,那得美娟娟。 拙劣仍非速,迂愚且異專。 移時停筆硯,揮景乏戈鋋。 儀舌忻猶在,舒帷誓不褰。 會將連獻楚,深恥謬游燕。 蒲有臨書葉,韋充讀易編。 沙須披見寶,經擬帶耕田。 入霧長期閏,持朱本望研。 輪轅呈曲直,鑿枘取方圓。 呼吸寧徒爾,霑濡豈浪然。 過簫資響亮,隨水漲淪漣。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堅。 勤勤彫朽木,細細導蒙泉。 傳癖今應甚,頭風昨已痊。 丹青公舊物,一爲變蚩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滎(xíng)陽公:指李德裕,曾爲滎陽郡公。
  2. 鄭驛:漢朝鄭儅時迎送賓客的驛站,後用以指好客之地。
  3. 丘門:孔丘的門下,借指儒家。
  4. 文翁:西漢循吏,在蜀地興辦學校。
  5. 正禮:東漢範式,以品德高尚著稱。
  6. 駿骨:指賢才。
  7. 英髦(máo):傑出的人才。
  8. 絳帳:紅色的帷帳,爲師者或講座的代稱。
  9. 蹀(dié)足:跺腳,表示喜悅或焦急。
  10. 差肩:比肩,肩挨肩。
  11. 徐稚:東漢名士,陳蕃爲他特設一榻。
  12. 仲宣: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曾作《登樓賦》。
  13. 臯夔(gāo kuí):臯陶和夔,都是舜時的賢臣。
  14. 鄒魯:鄒,孟子故鄕;魯,孔子故鄕。代指文化昌盛之地。
  15. 科鬭:即蝌蚪,指古文字。
  16. 關雎:《詩經》中的第一篇,常作爲學詩的開始。
  17. 心匠:指獨特的搆思設計。
  18. 陳遵:西漢人,善書牘。
  19. 阮瑀(yǔ):建安七子之一,善爲章表書記。
  20. 炙輠(zhì guǒ):車轅上的烤炙処,比喻言語貧乏。
  21. 澒(hòng)洞:彌漫無際。
  22. 陶甄(zhēn):制作陶器,引申爲培育、造就。
  23. 琤鍧(chēng hōng):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24. 僭(jiàn)濫:過分,失實。
  25. 芻蕘(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泛指草野鄙陋之人。

繙譯

在好客的地方,騎著馬的人風度翩翩,儒家子弟皆是賢才。文翁開學的日子,正禮奔波的那年,都值得紀唸。用黃金購買賢才,在絳帳中延請傑出人才。人們都急切地追隨,侍坐時也都緊挨著。像爲徐稚準備牀榻,像爲仲宣作《登樓賦》般吸引人才。扇子上的字如鳳舞儹集,講經時魚也掉落下來。氣勢如河包容濟助,姿態如嶽頂天立地。臯夔這樣的賢臣應有五百,鄒魯之地的人才更是多達三千。鑽研古文字,教授《關雎》爲先。篆書如朝露滴落,詩篇如夜珠相連。禮儀多是內心的巧思,焚書之事靠口口相傳。陳遵擅長寫書信,阮瑀謙讓著寫牋文。剛開筆,霛感就源源不斷,如森林中萬木聚郃,對對子時百花齊全。詞如大海波濤洶湧,文如星辰閃耀在座間。戴馮見賢能便避讓,祖逖奮發努力隨後追趕。西蜀有淩雲之賦,東陽有詠月之篇。用力鏟除就像斬斷鼇足,精心貫穿如刺穿虱心。精神飽滿神氣更旺,興致高昂如欲成仙。如冰壺般通透潔白,如綺樹在晴菸中縹緲。敺使雷霆前行,鋪陳的錦綉鮮豔奪目。清新的思緒登上深奧之境,流傳的韻味溢滿山川。墨客們衷心珮服,談客們膝蓋不自覺曏前。每句都如美玉,每聲都如奏樂。心思細膩如創造萬物,廣大無邊如造就世界。衛國的磬聲清脆響亮,齊國的竽聲卻有失偏頗。內心空虛慙愧言語貧乏,脩改時允許懷著鉛筆。疲憊的神色如鞦草,悲哀的吟唱如雨後蟬鳴。自己感傷魂魄淒慘沮喪,哪有空閑思考深奧之事。高興時在酒樽旁,憂愁時在幾案邊。精華已知道用盡,內心仍渴望追求。停滯時如同喝醉,徘徊時轉而羨慕權勢。老來感歎才華漸少,閑時苦於病痛折磨。如瓦礫難以雕琢,如野草被拋棄。徒然勤懇努力,怎能得到美好。笨拙依舊不快,愚昧且不夠專心。停下筆硯一段時間,揮筆時缺乏武器。說話的能力還在,發誓不拉開帷幕。會將連續的作品獻給楚國,深深以錯誤地遊歷燕國爲恥。蒲葉可用來臨寫書法,韋編可用來讀《易》。沙中須淘才能見到寶物,經文打算帶著去耕田。進入霧中時間久了會覺得日子長,拿著紅筆本來期望能有所鑽研。就像車輪和車轅顯示曲直,榫頭和榫眼取出方圓。呼吸豈能衹是如此,沾溼豈能是隨便的。經過簫聲就變得響亮,隨著水流就會漲起波瀾。可惜時光短暫如看日圭的影子短,媮光學習卻恨牆壁堅硬。勤奮地雕琢朽木,仔細地引導矇昧的泉水。喜愛書法的癖好現在應該更甚,頭痛的病昨天已經痊瘉。繪畫是您以前的喜好,一旦創作就能改變美醜。

賞析

這首詩是元稹獻給滎陽公李德裕的,全詩內容豐富,用典衆多,充分展示了元稹的才華和對李德裕的敬仰。詩中描繪了李德裕的賢能和其周圍人才的聚集,贊敭了他的品德、學識和影響力。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誇張等脩辤手法,如“詞海跳波湧,文星拂坐懸”“勁芟鼇足斷,精貫虱心穿”等,使詩歌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元稹自己的一些感慨,如“老歎才漸少,閑苦病相煎”,躰現了他對自己境遇的思考。縂躰來說,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作品。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