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註釋
- 滎(xíng)陽公:指李德裕,曾爲滎陽郡公。
- 鄭驛:漢朝鄭當時迎送賓客的驛站,後用以指好客之地。
- 丘門:孔丘的門下,借指儒家。
- 文翁:西漢循吏,在蜀地興辦學校。
- 正禮:東漢範式,以品德高尚著稱。
- 駿骨:指賢才。
- 英髦(máo):傑出的人才。
- 絳帳:紅色的帷帳,爲師者或講座的代稱。
- 蹀(dié)足:跺腳,表示喜悅或焦急。
- 差肩:比肩,肩挨肩。
- 徐稚:東漢名士,陳蕃爲他特設一榻。
- 仲宣: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曾作《登樓賦》。
- 皋夔(gāo kuí):皋陶和夔,都是舜時的賢臣。
- 鄒魯:鄒,孟子故鄉;魯,孔子故鄉。代指文化昌盛之地。
- 科斗:即蝌蚪,指古文字。
- 關雎:《詩經》中的第一篇,常作爲學詩的開始。
- 心匠:指獨特的構思設計。
- 陳遵:西漢人,善書牘。
- 阮瑀(yǔ):建安七子之一,善爲章表書記。
- 炙輠(zhì guǒ):車轅上的烤炙處,比喻言語貧乏。
- 澒(hòng)洞:瀰漫無際。
- 陶甄(zhēn):製作陶器,引申爲培育、造就。
- 琤鍧(chēng hōng):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 僭(jiàn)濫:過分,失實。
- 芻蕘(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泛指草野鄙陋之人。
翻譯
在好客的地方,騎着馬的人風度翩翩,儒家子弟皆是賢才。文翁開學的日子,正禮奔波的那年,都值得紀念。用黃金購買賢才,在絳帳中延請傑出人才。人們都急切地追隨,侍坐時也都緊挨着。像爲徐稚準備牀榻,像爲仲宣作《登樓賦》般吸引人才。扇子上的字如鳳舞攢集,講經時魚也掉落下來。氣勢如河包容濟助,姿態如嶽頂天立地。皋夔這樣的賢臣應有五百,鄒魯之地的人才更是多達三千。鑽研古文字,教授《關雎》爲先。篆書如朝露滴落,詩篇如夜珠相連。禮儀多是內心的巧思,焚書之事靠口口相傳。陳遵擅長寫書信,阮瑀謙讓着寫箋文。剛開筆,靈感就源源不斷,如森林中萬木聚合,對對子時百花齊全。詞如大海波濤洶涌,文如星辰閃耀在座間。戴馮見賢能便避讓,祖逖奮發努力隨後追趕。西蜀有凌雲之賦,東陽有詠月之篇。用力剷除就像斬斷鰲足,精心貫穿如刺穿蝨心。精神飽滿神氣更旺,興致高昂如欲成仙。如冰壺般通透潔白,如綺樹在晴煙中縹緲。驅使雷霆前行,鋪陳的錦繡鮮豔奪目。清新的思緒登上深奧之境,流傳的韻味溢滿山川。墨客們衷心佩服,談客們膝蓋不自覺向前。每句都如美玉,每聲都如奏樂。心思細膩如創造萬物,廣大無邊如造就世界。衛國的磬聲清脆響亮,齊國的竽聲卻有失偏頗。內心空虛慚愧言語貧乏,修改時允許懷着鉛筆。疲憊的神色如秋草,悲哀的吟唱如雨後蟬鳴。自己感傷魂魄悽慘沮喪,哪有空閒思考深奧之事。高興時在酒樽旁,憂愁時在几案邊。精華已知道用盡,內心仍渴望追求。停滯時如同喝醉,徘徊時轉而羨慕權勢。老來感嘆才華漸少,閒時苦於病痛折磨。如瓦礫難以雕琢,如野草被拋棄。徒然勤懇努力,怎能得到美好。笨拙依舊不快,愚昧且不夠專心。停下筆硯一段時間,揮筆時缺乏武器。說話的能力還在,發誓不拉開帷幕。會將連續的作品獻給楚國,深深以錯誤地遊歷燕國爲恥。蒲葉可用來臨寫書法,韋編可用來讀《易》。沙中須淘才能見到寶物,經文打算帶着去耕田。進入霧中時間久了會覺得日子長,拿着紅筆本來期望能有所鑽研。就像車輪和車轅顯示曲直,榫頭和榫眼取出方圓。呼吸豈能只是如此,沾溼豈能是隨便的。經過簫聲就變得響亮,隨着水流就會漲起波瀾。可惜時光短暫如看日圭的影子短,偷光學習卻恨牆壁堅硬。勤奮地雕琢朽木,仔細地引導矇昧的泉水。喜愛書法的癖好現在應該更甚,頭痛的病昨天已經痊癒。繪畫是您以前的喜好,一旦創作就能改變美醜。
賞析
這首詩是元稹獻給滎陽公李德裕的,全詩內容豐富,用典衆多,充分展示了元稹的才華和對李德裕的敬仰。詩中描繪了李德裕的賢能和其周圍人才的聚集,讚揚了他的品德、學識和影響力。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如「詞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懸」「勁芟鰲足斷,精貫蝨心穿」等,使詩歌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元稹自己的一些感慨,如「老嘆才漸少,閒苦病相煎」,體現了他對自己境遇的思考。總體來說,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