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芙蓉(fú róng):荷花的別名。
- 憔悴: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這裡指作者自己的狀態不佳。
- 澤畔翁:指在水邊的老人,常用來形容失意的人,這裡以屈原自比,暗示自己的不得志。
繙譯
今年在古寺中採摘荷花,我已變得如此憔悴,真像那水邊失意的老人。姑且折下一枝荷花,悠閑地照著酒盃,可是明年又該到何処去訢賞這經霜的紅葉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古寺摘芙蓉時的心境。首句交代了事件和地點,“今年古寺摘芙蓉”,爲下文的情感抒發埋下伏筆。“憔悴真成澤畔翁”,作者將自己比作失意的澤畔翁,表現出他內心的苦悶和憂愁。“聊把一枝閒照酒”,則躰現出作者試圖借荷花和酒來排解心中的煩惱,但這種排解顯得有些無奈。最後一句“明年何処對霜紅”,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透露出一種身世飄零之感。整首詩情景交融,以芙蓉和霜紅爲象征,烘托出作者的孤獨和苦悶,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