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羣帖

獻之等再拜:不審海鹽諸舍上下動靜,比復常憂之。姊告無他事。崇虛劉道士鵝羣並復歸也。獻之等當須向彼謝之。獻之等再拜。
拼音

譯文

獻之等再拜:不知道海鹽各位一家大小的情況,近來又常惦記他們。姐告知沒什麼事情。崇虛觀的劉道士將鵝羣全都帶來,我應該向他致謝。獻之再拜。

注釋

不審:不知。 海鹽:地名。浙江省海鹽縣。一作海監,王澍《淳化祕閣法帖考正》卷十載:“筆法當是‘海監’,顧作‘海鹽’。按《晉書》地理志吳郡有海鹽縣,大令父子家於會稽,去海鹽近,定當是也。” 比:近來。 劉道士,未詳。

北宋時,黃庭堅、黃伯思皆考辨爲僞作。理由是:一、帖中所謂“崇虛劉道土鵝羣並復歸也”,是附會《晉書》所載王羲之書寫《道德經》與山陰道士換鵝的軼事。二、東晉時尚無崇虛觀。三、其書法“怒張狂勁”,無晉人韻味。現代碑帖研究家王壯弘先生亦認爲《淳化閣帖》刻本之《鵝羣帖》乃僞跡。

賞析

《鵝羣帖》與《鴨頭丸帖》二帖,草、行相參,隨興變化,不主故常,筆畫連綿相屬,氣勢奔放灑脫,毫無顧忌,正體現出獻之豪放不羈的性情與功力相生相發的高度結合。
王獻之

王獻之

東晉琅邪臨沂人,字子敬。王羲之子。女爲安帝皇后。少有盛名。起家州主簿,遷吳興太守,謝安甚欽愛之,請爲長史。官至中書令,時稱“王大令”。工草隸,善丹青。幼學父書,次習於張芝,後改變古拙書風,自創新體,與父齊名,並稱“二王”。今存行書墨跡《鴨頭丸帖》等。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