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侍中來信,信中說徐侯病勢終至危急,恐怕恢復到健康的希望不大,這種情況很令人惶恐、擔憂。
注釋
遂:表示最後的結果,終於,到底。
危篤:謂病勢危急。
反側:惶恐不安。
序
又稱《徐侯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所寫的一篇草書,字數3行18字。
賞析
《侍中帖》帖首“侍中書”三字,筆勢貫注而下,彷彿把三個字當作一個字來寫。王羲之寫今草,時常把筆勢擴大到單字以外,一筆寫出幾個字。由於筆勢的拓展,他的草書造型也突破了以單字爲造型單位的舊法,可以由兩個或三個單字的形態集約爲一個造型單位,形成了大於單字結構的“字羣結構”。
王羲之的“字羣結構”中,筆勢放逸生奇的品格突現出來了。在這裏,筆鋒不再是被動地依循每個字的草法結構所設定的路線而運行。飛移的筆勢,彷彿蹈厲赴險,使一些筆畫姿態發生了變異的“情節”,也就是說,筆勢也具有了舍正生奇的“賦形”功能。例如“書”字,王羲之作單字來寫時,第一筆通常寫成短斜豎,但在“侍中書”這個字羣結構裏,爲了順應筆勢,這一筆和“中”字的末筆長豎連成一筆直豎了。這樣,不僅運筆的路線發生了變更,運筆跡化的姿態也發生了易斜爲直的變化,而且“書”字的其他筆畫因此有了相應的調整。即使其他筆畫仍然按常式寫出,“書”字首筆姿態的變化也會波及該字結構的疏密虛實關係,使字勢出現“臨時從宜”而“不主故常”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