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柳陰庭院杏梢牆。依舊巫陽。鳳簫已遠青樓在,水沈誰、復暖前香。臨鏡舞鸞離照,倚箏飛雁辭行。 墜鞭人意自淒涼。淚眼迴腸。斷雲殘雨當年事,到如今、幾處難忘。兩袖曉風花陌,一簾夜月蘭堂。
拼音

所属合集

#風入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巫陽: 古代楚地名,這裏泛指遠方。
  • 鳳簫: 音樂器,形似鳳鳥的笙簫。
  • 水沈: 一種香料,點燃後有沉香般的香氣。
  • : 鳳凰一類的吉祥鳥,這裏代指女子。
  • 倚箏: 指女子撫琴。
  • 墜鞭: 指馬鞭,這裏借指離去的人。
  • 花陌: 花叢中的小路,形容繁華之地。
  • 蘭堂: 裝飾有蘭花的廳堂,常指女子居所。

翻譯

春風拂過柳蔭下的庭院,杏花攀附在圍牆之上,依然如故的景象讓人想起遠方的巫陽。那悠揚的鳳簫聲已經遠去,昔日的青樓雖在,卻無人再能喚醒往日的芬芳。女子對着鏡子,看着自己舞動的身影在夕陽下孤單,她倚着箏弦,彷彿聽見飛雁也在告別。

離別的馬鞭落下,帶走了人的心意,滿心淒涼。淚水模糊了視線,牽動着愁腸百結。那些曾經的雲雨往事,如今回想起來,仍有許多難以忘懷的地方。清晨的微風中,她走過花叢小徑,夜晚的月光灑在她的蘭堂上,映照着無盡的孤獨。

賞析

這首詞以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爲背景,描繪了一位女子對過往情感的深深懷念。柳陰杏牆的春色,與鳳簫青樓的回憶交織,展現了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落寞對比。通過「臨鏡舞鸞」、「倚箏飛雁」的細節,刻畫了女子獨自傷感的情態。而「墜鞭人意」則寓言了離別之痛,表達了主人公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全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與無奈。

晏幾道

晏幾道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南昌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爲大晏,稱晏幾道爲小晏。《雪浪齋日記》雲:“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鷓鴣天》中“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兩句受人讚賞。 ► 2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