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行贈畢曜

· 杜甫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鄰里間,十日不一見顏色。 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 我貧無乘非無足,昔者相過今不得。 實不是愛微軀,又非關足無力。 徒步翻愁官長怒,此心炯炯君應識。 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鐘鼓傳。 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 已令請急會通籍,男兒性命絕可憐。 焉能終日心拳拳,憶君誦詩神凜然。 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拼音

注釋

逼仄:仄,全唐詩校:“一作側。”又校:“一作《逼側行》,篇中字亦作‘逼側’。一作《贈畢四曜》。” “逼仄”句:言所居巷子狹隘簡陋。 子:指畢曜。 鄰里:鄰居。古以五家爲鄰,五鄰爲裏。 不一見顏色:不見一面。 “自從”句:指至德二載二月,肅宗議收復兩京,盡括公私馬以助軍。 無乘:無馬可騎。 不是:全唐詩校:“一作未敢。”愛微軀:全唐詩校:“一作慵相訪。”又校:“一本二句起處無‘實’‘又’二字。” 炯炯:明亮貌。 蹇驢:跋驢。 朝天:朝見皇帝。 請急:請假。通籍:官員人朝,將記有姓名、年齡、身份的竹片掛在宮門外,經覈對,合者乃得入宮。記名於門籍稱通籍。全唐詩校:“一作已令把牒還請假。” 性:原作“信”,校雲:“一作性”,據改。 拳拳:懇切,忠謹貌。 凜然:嚴肅貌。 辛夷:香木名,樹高二三丈,紫花似蓮而小,香氣馥郁。江南正月開花,北方二月始開。亦:全唐詩校:“一作又。” 方外:世俗之外。 速宜:全唐詩校:“一作徑須。”

《逼仄行贈畢曜》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是杜甫於唐乾元元年春在諫省所作,感嘆生平不遇和貧窮,是率意之作。

賞析

《對牀夜語》: 老杜《鼻仄行》:“自從官巧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下三字似乎趁韻,而實有工於押韻者。 《杜臆》: 信筆寫意,俗語皆詩,他人反不能到。真情實事,不嫌其俗。 《義門讀書記》: 學鮑。 《增訂唐詩摘鈔》: 杜五言力追漢魏,可謂毫髮無憾、波瀾老成矣。七言間有頹然自放,工拙互陳。宋儒自以才力所及,專取此種爲詩派,終覺入眼塵氣。 《讀杜心解》: 大旨只是傷貧。率意之作,宋人每效之。 《杜詩鏡銓》: 五字突然而起,下意俱從此生出。轉(“我貧無乘”句下)。又翻一波(“東家蹇驢”二句下)。二句倒文(“已令請急”二句下)。蔣雲;住得脫灑,亦復蕭瑟(末二句下)。只是不能親來訪畢一意,既貧難具馬,又不可徒步,至告假後更不便出門,作三層寫出,語意曲折。是招畢飲小簡,坦率開宋人之先。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