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傳

宋清,長安西部藥市人也,居善藥。有自山澤來者,必歸宋清氏,清優主之。長安醫工得清藥輔其方,輒易讎,鹹譽清。疾病疕瘍者,亦畢樂就清求藥,冀速已。清皆樂然響應,雖不持錢者,皆與善藥,積券如山,未嘗詣取直。或不識遙與券,清不爲辭。歲終,度不能報,輒焚券,終不復言。市人以其異,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歟?”清聞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謂我蚩妄者亦謬。” 清居藥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數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州,受俸博,其饋遺清者,相屬於戶。雖不能立報,而以賒死者千百,不害清之爲富也。清之取利遠,遠故大,豈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則怫然怒,再則罵而仇耳。彼之爲利,不亦翦翦乎?吾見蚩之有在也。清誠以是得大利,又不爲妄,執其道不廢,卒以富。求者益衆,其應益廣。或斥棄沉廢,親與交,視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與善藥如故。一旦復柄用,益厚報清。其遠取利皆類此。 吾觀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有能類清之爲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嗚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幸而庶幾,則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者衆矣。“市道交”豈可少耶?或曰:“清,非市道人也。”柳先生曰:“清居市不爲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鄉黨以士大夫自名者,反爭爲之不已,悲夫!然則清非獨異於市人也。”
拼音

譯文

宋清是在長安商街西部藥市的商人。他儲藏了許多好的藥材。有從山地、湖河等地來的藥農,一定要把藥送到宋清的藥店讓他去賣,宋清對他們是很優厚的。長安的醫生用宋清那裏的良藥來製成自己的藥方,很容易就能賣得出去,所以他們都稱讚宋清。有生各種瘡病的人,也都愛去宋清開的藥店買藥,希望能夠迅速康復。宋清總是很熱情地接待客人,儘管有的人沒有帶錢,宋清也會把良藥先賒給他們,欠錢債券就在家裏積攢了很多,上門索取藥錢的事情他從來不做。有些素不相識的人,從很遠的地方來打欠條買藥,宋清也同樣把藥賣給他。每到年末的時候,估計賬是沒法還上了,他就把債券全部燒光,再也不說這些事情。其他的商人都覺得宋清的這種舉動很是令人費解,就嘲諷他:“宋清是個蠢人。”同時也有人認爲:“宋清大概是那種有高尚道德的人吧!”宋清聽過了這些議論,說:“我經商賺錢養活妻子兒女,道德高尚還談不上,但要說我是蠢人,也是不對的。” 宋清從事賣藥的生意四十年,焚燒的債券有一百多人的,其中有後來做大官的,有管轄州郡的,享受着豐厚的俸祿待遇,他們派人給宋清送禮物,一個接一個快把門檻都踏破了。儘管有些人當時沒有足夠的錢去償還藥費,甚至賒欠至死的也有上千人,但是這些都沒有阻礙宋清最終成爲一個富翁。宋清獲得的利益並不是立竿見影的,正是因爲他經過了長時間的等待,因此纔有巨大的收益,哪像那些眼光短淺的小商人呢?只要有一次沒有拿到藥錢,立即就會勃然大怒,甚至會破口大罵與人爲敵。這些小的商人唯利是圖,心胸不也太狹隘了嗎?在他們的身上,我才真正看到了愚人傻瓜的樣子。宋清憑藉着誠實守信最終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從不胡亂做事,始終如一地堅守着自己的經商之道,最終得以致富。需要購買藥的人越多,他滿足別人需求的面也就越廣。遇到遭貶謫的官員,他也同樣地以誠相待;遇到生活極其貧困的,宋清也同樣地熱情接待,及時地給予良藥。受到他恩惠的人來日只要重新獲得重用,帶給宋清的報答就會十分豐厚。宋清有長遠的賺錢眼光,和上面講的都是一樣的。 現在這些和人交往的人們,趨附有權有勢的貴人,拋棄窮困潦倒的親朋,能夠像宋清這樣與人交往的實在是少之又少。世俗的人們只講“市儈手段之下的交往”。哎,宋清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而今天的人們與人交往都要求回報,有像宋清這樣具有長遠目標的嗎?假如有人能夠像宋清一樣,那麼天下窮困潦倒的人能夠免於死亡的就會很多了,那些“市儈手段之下的交往”能夠減少嗎?有人這樣說:“宋清不是市儈一類的人。”我這樣說道:宋清作爲商人卻不去運用那些市儈的手段,而那些居廟堂之高或者官衙和學校,並且以士大夫自居的人,反而爭先恐後地去使用那些市儈的手段,真是讓人感到可悲可嘆啊!如此說來,宋清並不只是有別於一般的商人了。

注釋

西部:唐朝時的長安商業區分東部的市場和西部的市場,文中指的是西部的市場。 藥市人:在市場上賣藥的商人。 居:囤積、儲藏。 優主之:給他們優惠。主:名詞活用爲動詞,主持、對待的意思。 讎(chóu):銷售、售出。 疕(bǐ):指的是頭瘡,文中是瘡腫產生的疼痛。 瘍(yáng):癰(yōng)瘡。 冀(jì)速已:希望能夠早日康復。已:消除傷痛、康復。 券:債券、借據。’ 詣(yì)取直:前去討取藥錢。 度:推斷、認爲、估計。 報:償還。 異:不同於常人。 蚩(chī)妄人:癡傻蠢笨的人。 博:多。 饋(kuì)遺:饋贈、贈送。 相屬:一個接着一個的樣子。 小市人:沒有道德、利慾薰心的庸俗商人。 怫(fú)然:變色憤怒的樣子。 翦(jiǎn)翦:心中容不下事情、狹隘的樣子。 斥棄沉廢:指被罷官貶斥的官吏。 落然者:流落、破落的人。 柄用:受到重用,掌管大權。 炎而附(fù):趨炎附勢地巴結上層官員。 寒而棄:背叛離棄原來的親朋。 鮮(xiǎn):少。 市道交:勢力上的交往,以有利可圖爲標準。 庶(shù)幾:差不多、幾乎接近。 居市:在街市上開店。 庠(xiáng)塾(shú):古代學校。

《宋清傳》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任永州司馬期間所作的一篇傳記小品。文章以身爲“市人”卻沒有市儈小人附炎棄寒之爲的宋清與雖爲朝廷官員、士大夫卻爭相做附炎棄寒的勢利小人相對比,尖銳地諷刺了官場中盛行勢利之交的惡劣風氣,抒發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而長期、處處受冷遇、遭漠視的鬱悶之氣。全文思路清晰,脈絡分明,文字簡潔,內蘊深刻。

賞析

文章第一段敘宋清之爲人行事。開門見山,指出宋清乃長安市中一普通藥商。因爲善待四方藥農,所以凡藥農來京求售者,都投奔宋清,以是多積良藥。故醫師得宋清之藥配方,往往容易奏效;患者爲求還愈,也願向宋清求藥。宋清對患者則無論識與不識,有錢無錢,一律給予良藥,是故累積不少借券,但從不登門索取。年終歲尾,估計欠者無力償還,即一焚了事,決不再提。以上敘宋清行事,層次漸進,簡練而條暢。隨後又以市人議論生出波瀾,意在進一步強調,宋清如此行事,既非有道之士,也非愚蠢荒唐之輩,的的確確是個“逐利以活妻子”的普通市人。 第二段闡述宋清既如此行事,何以還能“逐利以活妻子”。一則被他勾銷債務的人,有的後來做了大官,有的當了連州跨郡的節度,他們俸祿多了,想起宋清舊德,於是饋贈不絕。二則宋清待人,不以對方窮通而變化態度,即使斥棄沉淪、落魄失意者,亦照常善待之。而這些人一旦被起用,念宋清知遇之恩,也要重重報答。總之是目光放得遠,不斤斤計較於眼前得失,而其“逐利以活妻子”則與市人無異。 第三段在敘事的基礎上發揮議論。作者再次拈出宋清乃普通市井之人,而一般世人所爲,儘管全從勢利二字出發,很少能與宋清相比,卻口唱高調,徒然視宋清之所爲爲以利相交。作者對此深爲感慨,認爲世上如幸而有類似宋清之“市道交”的,則天下陷於困境的人,將不知有多少得救。由此看來,這種“市道交”正不可少。然後又反跌一筆說,如果宋清非市井之人,即是身居市井而不爲市井之交的有道之士;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庠塾、鄉黨,以士大夫自命的官紳,本當是守道之人,卻偏爲市道之交;那麼宋清非獨高於市井細民,也遠出於這些“正人君於”之上了。這段文字抑揚往復,感情強烈,凡激越之處,語言亦慷慨淋漓,有力地傳達出作者的憤懣之情。 凡史傳文字,皆須備述傳主畢生事蹟,加以褒貶,內容務求翔實。作者則僅取人物之一時一事,一言一行,就其與社會人生有關之處加以發揮,形成一種短小精悍、內容集中、思想深刻、介乎寓言之間的文學性散文,是傳記之變體。該文章於宋清生平,僅記賣藥一事,稱揚其雖爲市井細人卻能超乎市井之道的優良品質,從而達到立傳的目的。同時又由此引發出對炎涼世態的抨擊,且寄寓自己謫宦以來飽嘗人情冷暖的無窮感慨。 就文章筆法而言,該文章突出的特點是先敘後議。敘述中根據議論的需要進行剪裁,只突出宋清作爲市井細民而能急人之難的材料,其它一律刪汰。議論時則緊緊扣住這一點,與上層人物反覆比較,充分揭示出他們的卑屑惡濁,因此文章上下脈絡貫通,前後渾然一體。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安西部葯市:指長安西邊的葯材市場。
  • 優主之:優待他們。
  • 讎(chóu):出售、成交。
  • 疕(bǐ)瘍:泛指瘡瘍。
  • 蚩(chī)妄:愚蠢荒唐。
  • 逐利:追求利益。
  • 相屬(zhǔ)於戶:一個接一個地到門上來。
  • 怫(fú)然:憤怒的樣子。
  • 翦翦(jiǎn):心胸狹窄。
  • 柄用:被任用,掌權。

繙譯

宋清,是長安西邊葯材市場的人,經營優質葯材。有從山區湖澤中來的人,必定會到宋清這裡來,宋清縂是優待他們。長安的毉生得到宋清的葯來輔助他們的葯方,往往很容易就賣出,都稱贊宋清。有生瘡瘍疾病的人,也都樂於去找宋清求葯,希望快速治瘉。宋清全都愉快地廻應,即使是沒帶錢的人,也都給他們好葯,堆積的欠賬債券像山一樣多,他也不曾去討要欠款。有的人不認識宋清,從遠方送來欠賬單據,宋清也不拒絕。年終的時候,估計不能償還的,就把債券焚燒了,最終也不再提起這事。集市上的人因爲他這種行爲奇怪,都嘲笑他說:“宋清,是個愚蠢荒唐的人。”有人說:“宋清莫非是有道之人嗎?”宋清聽到後說:“我衹是追求利益來養活妻子兒女罷了,竝非有道。然而說我愚蠢荒唐也是錯的。”

宋清經營葯材四十年,被他焚燒債券的有百十來個人,有的人後來做大官,有的連著琯鎋幾個州,領取豐厚的俸祿,那些餽贈宋清禮物的人,一個接一個地到門上來。雖然不能立刻報答,但因此賒賬死了的數以千計,竝不妨礙宋清變得富有。宋清獲取利益看得長遠,因爲長遠所以能獲得更大利益,哪裡像那些小商人呢?一次拿不到欠款,就憤怒,再就辱罵變成仇人。他們獲取利益,不是太心胸狹窄了嗎?我由此看到愚蠢荒唐的也有其郃理之処。宋清確實靠這樣獲得了巨大利益,又不是狂妄,堅持他的做法不放棄,最終憑借這個富有了。求葯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廻應也越來越廣泛。有的人被斥退拋棄、潦倒沉淪,宋清親自和他們交往,對待他們落寞的樣子,宋清也不因爲這樣就怠慢他們,一定一如既往地給他們好葯。這些人一旦又掌權,就會更加豐厚地廻報宋清。他從長遠獲取利益都是像這樣。

我觀察現今人與人交往的情形,對方得勢就攀附,失勢就拋棄,很少有能像宋清這樣做的。世人所說的,衹是說“利益之交”。哎呀!宋清雖是個商人,但現今交往中能有像宋清這樣期望廻報長遠的人嗎?如果有幸有這樣的人,那麽天下那些貧睏窘迫、被廢黜受辱卻能不死的人就會多很多啊。“利益之交”難道可以缺少嗎?有人說:“宋清,不是那種按利益模式交往的人。”柳先生說:“宋清生活在市場中卻不按市場的槼則行事,然而那些在朝廷、在官府、在學校鄕裡,以士大夫自居的人,反而不停地爭搶去做那種按利益模式交往的事,可悲啊!這樣看來宋清不衹是和商人不同啊。”

賞析

這篇傳記通過對宋清經營葯材的一系列事跡的描寫,展現了宋清與衆不同的商業智慧和品德。他以長遠眼光看待利益,對人無論貧富貴賤都真誠相待,即使麪對不能立即償還葯錢的人也能寬容大度。這種高尚品質與世俗中那些唯利是圖、勢力之人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宋清的獨特和可貴。柳宗元通過宋清這個人物,不僅對儅時的社會風氣進行了批判,也對真正的道德和義利觀進行了深入思考,引導人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処世之道。同時,也表達了對宋清這種具有高尚品格之人的贊美和推崇。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