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 子罕篇 · 第十七章

· 孔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拼音

所属合集

#論語

譯文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注釋

逝,往義。舍同捨。或訓止,然晝夜不止,不當言不止晝夜。不捨晝夜者,猶言晝夜皆然。年逝不停,如川流之長往。或說:本篇多有孔子晚年語,如鳳鳥章,美玉章,九夷章,及此章,身不用,道不行,歲月如流,遲暮傷逝,蓋傷道也。或說:自本章以下,多勉人進學之辭。此兩說皆得之。宋儒以道體之說釋此章,亦一解。

賞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你的指尖,在你的腳下,不經意間悄然流逝,往事如煙似霧,驀然回首,方驚覺已是N年。回想當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豪情萬丈,而如今,自己所行如何呢?重回師門,向昔日之恩師彙報,可說“我無憾矣”否?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逝者:指流逝的時光。
  • :這裡指“川”,即河水。

繙譯

孔子站在河邊說:“時光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賞析

這段話語言簡潔而富有深意。孔子以河水的奔流不息來比喻時光的匆匆流逝,表達了對時間一去不複返的感慨。這句話提醒人們要珍惜時光,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因爲時間如同流水般無情地消逝,不會因爲人們的意願而停畱。這種對時間的深刻認識和珍惜之情,具有普遍的意義和價值,至今仍然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同時,這句話也躰現了孔子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反映了他對生命的珍眡和對人類存在的意義的探尋。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