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敏書《洛神賦》

· 唐珙
當年子敬洛神賦,歐褚臨摹不知數。 世人惟重十三行,眞贋難分爭抵捂。 趙公書法宗二王,手寫全篇復前古。 上追黃庭下樂毅,善刻唐臨俱未許。 殘編斷簡久脫略,趙璧隨珠獲全睹。 宓妃夜走天吳奔,驪龍騰驤老蛟舞。 人間欲見不易得,往往收藏秘天府。 江南故家多好事,一紙寧論白金估。 臨池墨筆盡飛動,貫月虹光夜吞吐。 願加十襲重珍護,卻恐雷霆來下取。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天下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敬:王獻之,字子敬 ,東晉著名書法家。
  • 歐褚:歐陽詢和褚遂良,均爲唐代著名書法家。(chǔ)
  • 十三行:即王獻之書寫的《洛神賦》的殘存部分,因僅存十三行,世稱「十三行」。
  • 真贗:真假。(yàn)
  • 抵捂:矛盾。
  • 趙公:指趙孟頫 ,元代著名書法家,諡號「文敏」。
  • 宗二王:宗法、學習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風格。
  • 黃庭:《黃庭經》,爲古代道教養生修煉的經典著作,王羲之曾書寫。
  • 樂毅:《樂毅論》 ,王羲之小楷書法作品。
  • 唐臨:唐代的臨摹本。
  • 殘編斷簡:殘缺不全的書籍。
  • 脫略:脫漏省略。
  • 趙璧隨珠:原指和氏璧與隨侯珠,這裏比喻珍貴之物,指趙孟頫所書的《洛神賦》。
  • 宓妃:傳說中洛水的女神,伏羲氏之女。
  • 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 驪龍:黑色的龍。(lí)
  • 騰驤:奔騰昂首。(xiāng)
  • 天府:皇家藏書之處。
  • 江南故家:江南的世家大族。
  • 臨池:指練習書法。
  • 貫月虹光:長虹貫穿月球,形容書法氣勢非凡 。
  • 十襲:多次包裹,形容鄭重珍藏。

翻譯

當年王獻之書寫了《洛神賦》,歐陽詢、褚遂良等人臨摹的作品數不勝數。世上的人只看重那殘存的十三行,真假難辨還爭論不休。趙孟頫的書法宗法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他手寫《洛神賦》全篇,彷彿重現古人風采。其上可追《黃庭經》,下可比《樂毅論》,那些善於臨摹的唐人之作都不能與之相比。過去的《洛神賦》版本多有殘缺遺漏,現在趙孟頫所書如同和氏璧、隨侯珠一樣得以完整呈現。欣賞這書法,彷彿能看到宓妃在夜間奔走,水神天吳跟着奔騰,黑色的巨龍昂首奔騰,老蛟翩翩起舞。這等珍品在人間很難見到,往往都被收藏在皇家寶庫之中。江南的世家大族有很多喜愛珍視文物的,哪怕一張趙孟頫寫的《洛神賦》價值遠超白銀估量。這書法臨池書寫,墨筆靈動飛揚,彷彿夜晚有長虹貫穿月亮般的光芒涌動。真希望能重重包裹好好珍藏它,卻又害怕威力巨大的雷霆下來把它取走。

賞析

這首詩是對趙孟頫所書《洛神賦》的高度讚美。開篇先以王獻之的《洛神賦》以及衆多唐人臨摹本爲鋪墊,突出趙孟頫所書的獨特與珍貴。詩中對趙孟頫書法宗法二王的傳承以及其藝術造詣進行了闡述,將他的作品與古代經典之作對比,彰顯其不凡。「殘編斷簡久脫略,趙璧隨珠獲全睹」形象地表達出趙孟頫《洛神賦》完整呈現的珍貴。接着用「宓妃夜走天吳奔,驪龍騰驤老蛟舞」等奇妙想象之句,生動展現出其書法的靈動飛揚,富有生命力與感染力。「人間欲見不易得」以及後面關於江南世家珍視其作品的描述,進一步強調了其稀有珍貴。最後「願加十襲重珍護,卻恐雷霆來下取」,以一種誇張且充滿趣味性的表達,傳達出對這件書法珍品的極端珍視,全詩飽含詩人對趙孟頫精湛書法藝術的讚歎欽佩之情 。

唐珙

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詩人。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全唐詩》以爲其晚唐人,據考證爲誤。生平僅略見於《御選元詩》卷首《姓名爵裏》、《元詩選補遺》小傳。 ► 5篇诗文

唐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