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園叢話·水學·三江 [] 蘇軾

大凡治事,必需通觀全局,不可執一而論。昔人有專浚吳淞而舍劉河、白茅者,亦有專治劉河而舍吳淞、白茅者,是未察三吳水勢也。

玉堂春 · 帝城春暖 [当代] 李叔同

帝城春暖。御柳暗遮空苑。海燕雙雙,拂揚簾櫳。女伴相攜、共繞林間路,折得櫻桃插髻紅。 昨夜臨明微雨,新英遍舊叢。寶馬香車、欲傍西池看,觸處楊花滿袖風。

浪淘沙令 [五代十國]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左傳 · 隱公 · 隱公六年 [] 李冶

【經】六年春,鄭人來渝平。夏五月辛酉,公會齊侯盟於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長葛。 【傳】六年春,鄭人來渝平,更成也。 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於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 夏,盟於艾,始平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爲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墨子 · 魯問第四十九 [南北朝] 周興嗣

子墨子謂公尚過曰:「子觀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將聽吾言,用我道,則翟將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於羣臣,奚能以封爲哉?……」

經旨 · 易或問三首 [] 曾子

或問:“大衍之數,《易》之縕乎?學者莫不盡心焉。”曰:“大衍,《易》之末也,何必盡心焉也。《易》者,文王之作也,其書則六經也,其文則聖人之言也,其事則天地萬物、君臣父子夫婦人倫之大端也。大衍,筮佔之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宣府中元夜即事 [] 計東

邊月新秋夜,哀音四面齊。 戰場多舊鬼,野祭有遺黎。 柝亂愁人聽,風驚倦鳥棲。 遙遙天漢上,河鼓漸垂西。

送樸山人歸新羅 [] 馬戴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雲山過海半,鄉樹入舟中。 波定遙天出,沙平遠岸窮。 離心寄何處,目斷曙霞東。

晏子春秋 · 內篇 · 雜下第六 [] 晏嬰

靈公禁婦人爲丈夫飾不止晏子請先內勿服第一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 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

中庸 · 第三十章 [] 子思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闢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闢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爲大也。

敬恕齋銘 [] 朱熹

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以是存之,敢有失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是行之,與物皆春。胡世之人,恣己窮物。惟我所叟,謂彼奚恤。孰能歹是,斂焉厥躬。於牆於羹,仲尼子弓。內順於家,外同於邦。無小無大,罔時怨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