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喜雨

· 李嶠
積陽躔首夏,隆旱屆徂秋。 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氣滌朝川朗,光澄夕照浮。 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疇。 國懼流金眚,人深懸磬憂。 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溝。 望肅壇場祀,冤申囹圄囚。 御車遷玉殿,薦菲撤瓊羞。 濟窘邦儲發,蠲窮井賦優。 服閒雲驥屏,冗術土龍修。 睿感通三極,天誠貫六幽。 夏祈良未擬,商禱詎爲儔。 穴蟻禎符應,山蛇毒影收。 騰雲八際滿,飛雨四溟周。 聚靄籠仙闕,連霏繞畫樓。 旱陂仍積水,涸沼更通流。 晚穗萎還結,寒苗瘁復抽。 九農歡歲阜,萬宇慶時休。 野洽如坻詠,途喧擊壤謳。 幸聞東李道,欣奉北場遊。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積陽:指陽氣聚集。
  • 躔(chán):指天體的運行。
  • 首夏:夏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四月。
  • 隆旱:嚴重的旱災。
  • 徂(cú)秋:到了秋天。
  • 歊(xiāo)景:熱氣,暑氣。
  • 皇服:天子的服飾,借指天子。
  • 神州:中國的別稱。
  • 甸(diàn):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 疇(chóu):田地。
  • 眚(shěng):災難,疾苦。
  • 懸磬(qìng):形容空無所有,極貧。
  • 紫宸(chén):宮殿名,泛指宮廷。
  • 丹扆(yǐ):皇帝的座位。
  • 囹圄(líng yǔ):監獄。
  • :花草茂盛,香氣濃郁。
  • 瓊羞:美食。
  • 蠲(juān):免除。
  • 三極:天、地、人。
  • 六幽:指天地四方幽遠之處。

翻譯

陽氣聚集在初夏,嚴重的旱災一直持續到秋天。炎熱的威勢震動着天子,暑氣在華夏大地肆虐。空氣清新後,早晨的河流變得明朗,光線澄淨,夕陽的餘暉漂浮其上。草木倒伏在郊外的林地裏,禾黍在原田裏枯萎。國家擔憂如流金般的災難,人們深陷極度貧困的憂慮中。在宮廷中,人們小心謹慎,皇帝也心憂百姓。希望嚴肅地進行祭祀活動,爲冤屈的人在監獄中申訴。皇帝的車駕遷至玉殿,進獻芬芳的花草,撤去精美的食物。發放國家儲備來救濟窮困,免除貧困地區的賦稅。使閒雲般的駿馬休息,整治無用的土龍。聖上的感通達到天地人,上天的誠意貫通天地四方。夏天的祈禱也比不上這次,商朝的祈禱也不能與之相比。蟻穴出現祥瑞的徵兆,山蛇的毒影消失。烏雲從八方升騰瀰漫,飛雨在四海周圍降落。聚集的霧氣籠罩着仙宮,連綿的細雨環繞着華麗的樓閣。乾旱的陂塘仍然積着水,乾涸的池沼重新流通。晚稻的穗子枯萎後又重新結實,寒冷中的禾苗枯萎後又重新生長。九個農區的人們爲豐收而歡慶,天下萬物都在慶祝時和歲豐。田野間和諧融洽,人們像在坻上吟詠一般,道路上喧鬧,人們像擊壤而歌一般。有幸聽聞東李之道,欣喜地奉行參加北場的遊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久旱逢雨的情景以及雨帶來的各種變化和影響。詩的開頭描述了旱災的嚴重和持續,以及其帶來的危害,如草木枯萎、禾黍憔悴、國家和人民的困境等。隨着雨水的降臨,空氣變得清新,景色變得明朗,自然界開始復甦,農作物也重新煥發生機。詩中還提到了朝廷爲緩解旱災所做的努力,如祭祀、救濟、免稅等,體現了對百姓的關懷。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社會現象的描寫,表達了對雨的期盼和喜悅之情,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詞彙和形象的描寫,如「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騰雲八際滿,飛雨四溟周」等,使詩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藝術表現力。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作者對民生的關注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

李嶠

李嶠

唐趙州贊皇人,字巨山。年二十,擢進士第,舉制策甲科。累遷給事中。武則天時,來俊臣興狄仁傑獄,嶠複驗,辯其無罪,忤旨,出爲潤州司馬。旋入爲鳳閣舍人,文冊大號令,多委其主之。聖歷初,與姚崇偕遷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俄轉鸞臺侍郎,依舊平章事,監修國史。中宗神龍初,貶通州刺史,數月即召回,旋又拜相。睿宗即位,再被貶,尋以年老致仕。玄宗時貶廬州別駕卒,年七十。工詩文,與蘇味道齊名,並稱蘇李,又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號文章四友。有集。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