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只能在恍惚的夢中重溫昔日的繁華,鶯鶯燕燕都已經散走天涯。鄭人藏於廟中的芭蕉葉下原本就沒有鹿,周人在漢上也沒有見過仙女散花。
古爭朝代興衰變遷,只能哀嘆世事無常。西湖流水依舊潺潺,如彈奏的琵琶曲。西晉索靖手指洛陽宮門前的銅駝,感嘆天下將要動亂。不要面對江南詢問家鄉故園的情況。
注釋
思佳客:詞牌名,又名《思越人》、《鷓鴣天》、《醉梅花》等。雙調,五十五字,前片四句三平韻,後片五句三平韻。
瞢(méng)騰:糊里糊塗。
夢華:夢中的繁華,此指已經逝去的繁華。間接用《列子》黃帝夢遊華胥國的典故,直接用《東京夢華錄》記北宋汴都舊聞一事,以借指“武林舊事”。
鶯鶯燕燕:借用蘇軾《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中“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句,代指歌姬舞妓。
嗟:慨嘆、嘆息。
銅駝:此代指皇宮和南宋王朝。魏晉時國都洛陽皇宮門外立有二銅駝。
賞析
該詞圍繞臨安(今杭州)、西湖來寫。上片說臨安盛日都成夢影。起着“夢裏瞢騰”二句,引用二典。“夢華”引用《烈子》黃帝夢遊華胥國的典故,“夢裏夢瞢騰漫夢華”,昔目的盛景在《武林舊事》中歷歷在目,然而盛景不再,只能在夢中暢遊昔日年華。一個“夢”字表現感慨之深,回思之痛。
“鶯燕”用蘇軾“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述古令作詩》),這裏代指歌姬舞妓,說往日的歌姬舞妓都已散表走天涯。次二句“蕉中覆處”,也引用二典。“蕉無鹿”。出自《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直中覆處應無鹿”言舊歡難再,舊況難現,如同蕉中尋鹿。“漢上花”用《韓詩外傳》典,據載周人鄭交甫在漢上遇二神女與之交談,其言甚歡後神女解佩贈珠而去。鄭喜不自禁,不料剛走數步,珠不見了,二女也不見蹤影。”漢上從來不見花”與上句意同,指漢上本來無花。此二句對偶工整、意理深含,不管“蕉下無鹿”,還是漢上無花”,都說明書中所記臨安的“夢華”,實質上就如同“癡夢”,“空華”。淡淡兩句,情意無窮,感傷至深。
下片以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又表達出作者對國仇家恨的痛楚。“今古事”三句,承接上片言古今興衰,古今都難以擺脫,只能哀嘆世事的無常,如西湖流水演奏的琵琶曲。又有人言“西湖流水雨琵琶”借用杜牧《泊秦淮》詩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庭花是琵琶曲)指對古今興衰,仍有人置若罔聞,如亡國之商女猶無恨,仍在演奏《後庭花》這樣的豔詞琵琶曲。此解亦有道理。“銅駝煙雨棲芳草,休向江南問故家。”此句表明人世難料,不要問家鄉變遷,人生鉅變。
全詞情深意切,真情實感露諸筆端,是一首佳作。
張炎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
張炎的其他作品
- 《 南鄉子 》 —— [ 宋 ] 張炎
- 《 採桑子 · 子母猿 》 —— [ 宋 ] 張炎
- 《 祝英臺近 · 爲自得齋賦 》 —— [ 宋 ] 張炎
- 《 戀繡衾 · 代題武桂卿扇 》 —— [ 宋 ] 張炎
- 《 踏莎行 · 盧仝啜茶手卷 》 —— [ 宋 ] 張炎
- 《 臨江仙 · 太白掛巾手卷 》 —— [ 宋 ] 張炎
- 《 塞翁吟友雲 》 —— [ 宋 ] 張炎
- 《 風入松 · 溪山堂竹別本作子昂竹石卷子 》 —— [ 宋 ] 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