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羅香 · 紅葉
萬里飛霜,千林落木,寒豔不招春妒。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歸路。甚荒溝、一片淒涼,載情不去載愁去。
長安誰問倦旅。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爲迴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
拼音
名句
序
此詞上闋主要寫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下闋寫身在京都而感生的家國身世之感,以人與紅葉相映,顯得自然渾化。
賞析
此詞大約作於公元1290年冬。其時,張炎年四十三歲,爲應元政府寫經之召而被迫北行。行之大都(今北京),感傷亡國之情頓上心頭,遂借眼前之“紅葉”抒發其亡國遺民的飄零身世和忠貞愛國的高尚情操。
起首兩句:“萬里飛霜,千林落木”,以對仗句開頭,寫氣候的寒冷和萬木之凋零。第三句“寒豔不招春妒”,然而是此時春花早謝,已不可能爲它們所妒。三句表面寫景,實則句句抒情,以嚴寒比之元統治的殘暴,以紅葉象徵宋之遺民,而以春卉指斥此篇之主旨也。“楓落吳江,獨客又吟愁”句,以“楓冷吳江”既寫出停船泊岸的過程,又描寫了目睹紅葉飛舞似花而令人魂系“歸路”的心情,形神兼備,相得益彰。“甚荒溝、一片淒涼,載情不去載悉去”,“紅葉載表”原出自唐孟棨《本事詩》所記“聊聊一片葉,寄與有情人”之情詩。在此作者以反話,紅葉本是載情而去,而此時自己心情悽苦愁悶,流寫的紅葉僅能載愁了。以片爲止,主要寫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
下闋寫身在京都而感生的家國身世之感,以人與紅葉相映,顯得自然渾化。“長安認問倦旅”,“長安”在這實指元大都,“倦旅”指自身感傷無心做事。“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用自己烘托紅葉,前句化用前人“衰鬢霜供百,悉顏酒紅”(鄭谷)之句表現人生曲折,直現遺民身世;後句更表現出人之飄零、憔悴身現如同落葉也。“謾依新妝,不入洛陽花譜”。“洛陽”“新妝”皆暗指牡丹,“倚新妝”一語出自李白詩句“借問漢宮誰相似?可憐飛燕作新妝。”此句表面上說“紅葉”非花不能載入《洛陽牡丹記》、《羣花譜》這類的花譜,實則勉勵紅葉們不要豔羨春花,隱含着作者的清高的志向和對新貴的諷刺。“爲迴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寫紅葉隨風飛舞落於夕照晚霞之中的飄零遭遇。紅霞雖爲斷霞,無力迴天,但紅葉這一光彩表明了遺民們的丹心碧血,堅貞的氣節。“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表達了紅葉雖有過綠蔭如新加坡之盛況,而此時也只能“夜窗聽暗雨”,回憶昔時的美好時光了。今昔盛衰、故國興亡之感,一語道破。
全詞圍繞紅葉,扣緊題目。似寫紅葉而實非寫紅葉,其妙處在不即不離。故此詞爲一詠物之佳作。陳廷焯評之“情詞兼勝之,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悴爲工”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綺羅香:詞牌名。
- 千林落木:許多樹林裏樹葉飄落。出自杜甫「落木千山天遠大」。
- 寒豔:這裏指經霜耐寒、豔麗奪目的紅葉,豔:鮮豔、豔麗。
- 船艤(yǐ):船停靠岸邊,艤:使船靠岸 。
- 長安:這裏代指當時的京城臨安(今杭州)。
- 倦旅:旅途疲憊、厭倦旅途的人。
- 謾倚新妝:徒然憑藉新妝。謾:徒然、空自 。
- 洛陽花譜:指牡丹譜。洛陽以盛產牡丹聞名,有衆多關於牡丹記載的書籍。這裏將紅葉與牡丹對比,說紅葉不在洛陽名花之列。
- 迴風:旋風。
- 斷霞:片斷的晚霞。
翻譯
萬里大地飛降霜雪,無數樹林落葉飄零,那經霜耐寒的豔麗紅葉,也不會招來春的忌妒。吳江楓冷,孤獨的旅人又吟起哀愁的詩句。正停船在流水環繞的孤村旁,紅葉繽紛像花一樣圍繞着我在斜陽下踏上歸路。怎麼這荒溝之中,一片紅葉如此淒涼,它載不動相思情愁卻似乎滿載着無限愁緒飄去。
在京城中,誰會過問我這疲憊的羈旅之人?因羞愧於自己衰老的容顏,只能借酒消愁。如紅葉般如此飄零。它徒然有着豔麗的色彩,卻未能進入洛陽花譜。只能迎着旋風,在酒杯前翩翩起舞,最後都化作一片片斷碎的晚霞飄飛消逝。還記得江南曾經綠樹成蔭的時候,夜晚在窗邊靜靜聆聽暗暗的雨聲。
賞析
這首詞以紅葉爲主題,別具一格。上闋開篇描繪出一種壯闊又蕭瑟的秋景,「萬里飛霜,千林落木」營造出宏大而悽清的氛圍,引出「寒豔不招春妒」的紅葉,賦予紅葉一種獨特而孤高的品格。「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則將孤單的旅人形象與紅葉相映襯,強化了愁緒。 「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歸路」 用細膩筆觸寫旅途所見,紅葉與淒涼景色相伴。「甚荒溝、一片淒涼,載情不去載愁去」寫盡紅葉承載的愁緒 ,妙趣橫生且情意深沉。
下闋詞人由景入情。「長安誰問倦旅」道出自身漂泊無依、無人關懷的困苦。「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 以己身飄零如紅葉自比,盡顯身世之悲。「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寫出紅葉雖有豔麗外表卻不被賞識,實則暗示自身懷才不遇。 「爲迴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把紅葉飄落寫得悽美壯烈,充滿生命凋零的感慨。最後「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 回憶江南往昔的溫馨時光,與眼前的飄零形成鮮明對比,更增傷感。全詞借紅葉抒發身世之感、家國之思,詞藻華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而真摯。
張炎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
張炎的其他作品
- 《 瑤臺聚八仙/新雁過妝樓千巖競秀澄江之山,崒嵂清麗,奔駛相觸,自北而東,由東而南,笑人應接不暇,其秀氣 》 —— [ 宋 ] 張炎
- 《 念奴嬌 · 賦云溪 》 —— [ 宋 ] 張炎
- 《 臨江仙 · 甲寅秋,寓吳,作墨水仙爲處梅吟邊清玩。時餘年六十有七,看花霧中,不過戲縱筆墨,觀者出門一 》 —— [ 宋 ] 張炎
- 《 暗香疏影 · 無邊香色 》 —— [ 宋 ] 張炎
- 《 高陽臺 · 都睛寒食,遊人甚盛,水邊花外,多麗環集,各以柳圈祓禊而,亦京洛舊事也 》 —— [ 宋 ] 張炎
- 《 木蘭花慢 · 書鄧牧心東遊詩卷後 》 —— [ 宋 ] 張炎
- 《 長亭怨/長亭怨慢別陳行之 》 —— [ 宋 ] 張炎
- 《 真珠簾近雅軒即事 》 —— [ 宋 ] 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