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

咸陽宮闕鬱嵯峨,六國樓臺豔綺羅。 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
拼音

譯文

秦國咸陽宮殿叢集盛多,如山之高峻插天,按照六國的樣式建造殿屋,把六國的美人鐘鼓放置在裏面。 只是因爲當初天帝宴請秦穆公時自己醉了,就胡亂把秦地賜給了穆公,不關涉秦地所固有的山河之便。

注釋

咸陽:秦都咸陽,在今陝西咸陽。 嵯(cuó)峨:高峻的樣子。 天帝醉: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乃爲金策錫用此土,而翦諸鶉首。” “不關”句:反賈誼《過秦論》而用之。賈曰:“秦地被山帶河以爲固,四塞之國也。自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爲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

《咸陽》是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賞析

首二句“咸陽宮闕鬱鹺峨,六國樓臺豔綺羅”,均是寫實。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官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 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秦統中國後,大肆營造宮室,著名的“阿房官“便是這樣的產物。儘管秦國擁有地勢高峻的“宮闕”和豔於綺羅的“六國樓臺”,但因爲它畢竟是掠奪人民的財產肆意建造的。因此“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不堪其壓榨與掠奪的人民終於“揭竿而起”,推翻了他們殘忍的統治,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無論是六國的滅亡,還是秦國的推翻,都是因爲他們“日益驕固”而自食其果。詩人在這裏明言泰國“宮闕”和“六國樓臺”的豔於綺羅,實質是在暗示他們難以逃脫的滅亡命運,這是一層;既然六國與秦國的大建宮室難逃其滅頂之災,那麼,唐敬宗的大建宮室也同樣不會有好結果的,這是第二層。如果說第一層意思是作爲唐敬宗的一面歷史鏡子的話,那麼第二層的弦外之音,簡直就是在向唐敬宗發出嚴重警告,詩人的此番苦心,是滲透在字裏行間的。這就是此詩的含蓄蘊藉、“用意深微”之處。 後二句“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這裏,詩人是在暗裏忠告唐朝君主,切莫走秦朝掠奪人民財產的老路。倘若不信,重蹈秦國滅亡之覆轍,即使有象秦地那樣堅固險要的山河也是無救的,哪怕是皇權神授也是沒有把握的。後來,黃巢 起義,攻入長安,正應了詩人的邏輯推論。在這裏,詩人不說秦王的殘暴和昏聵,更不說唐敬宗的巧取和豪奪。而只是說天帝之“醉”,錯賜秦地,但等天帝一醒,天帝又要收回原來的賜予的土地。再說,“醉”酒的時間過程畢竟是短暫的,這就意味着秦王佔有山河的時間也是不會長久的。一個“醉”字,包蘊着深刻的警策之意,給人留下了十分豐富的想象餘地。 此詩專詠古事,發人所未發。含蘊深折,寄諷深婉,立意精深, 構思巧妙,達到了寓諷於史事之中,寄意於言語之外的藝術效果。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