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憤吟十三首

無罪無辜竄逐人,幾經大霈不沾恩。 更將改正張羅網,結盡千千萬萬冤。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憤吟:作者表達自身孤獨憤慨情感的詩作題目類型 。
  • 無辜:沒有罪過。
  • **竄逐:放逐,貶官、被驅往遠方。 **
  • **大霈(pèi) : 指帝王廣施恩澤,如雨露般降臨。這裏指大規模赦免罪人的詔令 。
  • **不霑恩:沒有得到恩澤。 **
  • **改正:朝廷對之前錯誤判決等進行糾正。 **
  • 張羅網:這裏比喻設置各種懲治手段或陷害方式。實際說的是通過錯誤的手段懲治人。
  • **:冤枉、冤屈。

翻譯

那些無罪卻被放逐的人啊,已經經歷了多次大規模的赦免,卻始終不能得到一點恩澤。朝廷竟然還想要糾正原來的錯案(這裏指反而是變本加厲製造錯案),像佈置羅網一樣,結果造成了千千萬萬的冤屈。

賞析

這首詩旨在批判社會現實中司法不公以及朝廷政策的不合理。詩的開篇,作者直接指出無罪之人遭到放逐的不公平現象,「無罪無辜竄逐人」短短一句,將那些蒙冤者的困境直接呈現在讀者眼前,引起人們的同情。「幾經大霈不霑恩」進一步突出這些被冤枉者的悲慘處境,即使在朝廷大規模施恩赦免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得不到公正對待,足見當時司法黑暗,蒙冤者申訴無門。 「更將改正張羅網,結盡千千萬萬冤」 ,詩人筆鋒一轉,將批評的矛頭指向更高層面,嘲諷朝廷本應改正冤案卻反而製造更多冤案,所謂的「改正」不過是又一輪的陷害,「千千萬萬冤」極言冤情數量之多,控訴深刻而有力。整首詩以直白而悲憤的語言,揭露社會黑暗面 ,表達出作者對無辜蒙冤者深深的同情以及對時政的憤慨批判。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紹定二年進士。李心傳修四朝史,闢爲史館校閱,分修光、寧二帝紀。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爲外官。淳祐六年復以論史嵩之事被排出外。歷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爲宰相丁大全之黨誣劾,奪職降官,大全罷,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爲宰相留夢炎乘間罷去。有《詩膚說》、《恥堂文集》等。 ► 1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