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邑道中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拼音

所属合集

#雲

譯文

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楡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雲,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雲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

注釋

襄邑:宋代縣名,即今河南睢縣,當時有汴河通東京(今河南開封)。 楡堤:即指汴河之堤,當時種滿楡樹。 不知:不知道。 俱東:指一起向東。俱,一起。

《襄邑道中》是南宋詩人陳與義詩作之一,此詩通過對乘船東行,河兩岸上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等景物的描述,表達了詩人這次遠行,非常輕鬆暢快,心曠神怡。

陳與義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爲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