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裏春風早,金河凍雪消。
暗黃初著柳,新綠已平橋。
東閣情何限,西園景倍饒。
朋簪喜相盍,歌詠樂清朝。
柳葉蛾眉綠,花枝粉臉紅。
金鬟籠細霧,繡幕護香風。
夜氣三更後,春光二月中。
梨雲隨蝶夢,來往繞簾櫳。
吾鄉畫手鶴山樵,鶴去山空不可招。
真跡幸留王宰石,疏篁老樹共蕭蕭。
香雨飄紅換新綠,雛鸞怨咽參差玉。
畫闌墜露泣殘妝,遠翠愁山蛾黛蹙。
勞勞乳燕說烏衣,海天凝雲煙草迷。
東流苦長西日短,惆悵花前畐卮。
繡幕深沉雨聲小,夢入神山良夜悄。
鏡裏韶華又一年,曲渚雞鳴錦屏曉
騷壇逸響何寥寥,作者逝矣誰能招。詵然七子美風度,乃有遺像圖生綃。
衣冠半帶晉秀氣,人物絕是唐中朝。想當朝事得休暇,擬採野景歸風謠。
青騾黃犢踏凍雨,寒驢瘦馬衝寒飆。醉鞭笑停以按轡,吟鐙戲拍摧聯鑣。
有
秋滿吳天八月中,潮頭萬丈駕西風。
雲驅蛟蜃雷霆鬥,水擊鯤鵬渤澥空。
自古江山誇壯觀,至今父老說英雄。
諸溪近海徒相應,氣勢那能與此同。
冷泉亭外松千樹,時有老猿啼樹間。
逐侶出雲風動壑,呼兒歸洞月橫山。
曉空蕙帳人初去,秋入荷衣客未還。
清響不同巴峽怨,時時嫋嫋和潺潺。
靈石塢頭樵逕連,群樵唱和石頭前。
猿啼鶴唳清相似,野調山腔近自然。
木杪緣厓通窈窕,竹根濯澗雜潺湲。
白雲遏處清風發,吹入長松勝管弦。
畫橋六曲遶湖頭,最愛晴煙柳上浮。
淺水籠煙橫晻靄,微風薰煖弄輕柔。
金梭隱見聞黃鳥,錦纜縈紆出綵舟。
遍倚赤闌頻注目,為憐張緒舊風流。
喬松萬樹總良材,九里青青一徑開。
雲氣直從天竺去,濤聲常傍海門來。
人行道上依濃樾,子落階前點嫩苔。
山水清輝增偉觀,托根原不愧徂徠。
北城晚集市如林,上國流傳直至今。
青苧受風搖月影,絳紗籠火照春陰。
樓前飲伴連遊袂,湖上歸人散醉襟。
闤闠喧闐如晝日,禁鐘未動夜將深。
一道長江接海門,扶桑影動浴朝暾。
銅盤向立仙人掌,金柱中撐玉女盆。
出水赤烏銜火躍,隨潮白馬挾雷奔。
負暄亦有磯頭老,欲效微芹獻至尊。
西湖之上兩奇峰,高入太虛雲氣中。
華蓋漸迷青縹緲,浮圖時見碧玲瓏。
陰連海眼龍歸洞,影散天心鶴繞空。
幾度登臨舒遠眺,英英佳氣盪吟胸。
山頭白白六花鋪,水面青青一髻孤。
翠鳳摶雲朝貝闕,玉樓擎日出冰壺。
梅花正好衝寒探,竹葉何妨踏凍沽。
千載林逋留勝跡,總因佳境在西湖。
共說西湖天下景,秋來有月更奇哉。
寒波拍岸金千頃,灝氣涵空玉一杯。
桂子遠從雲外落,藕花多在露中開。
酒船清夜乘清興,絕勝笙歌日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