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苦雨

· 宋褧
白潦玄雲淨影涵,漏天奚止說西南。 毀垣到處疏籬當,支廈何年大木堪。 憭慄未須悲宋玉,沉吟漫爾憶岑參。 無窮世故靈臺小,華髮蕭騷不滿簪。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潦(bái liáo):白色的水泡,指雨水。
  • 玄雲:深色的雲。
  • 淨影涵:清澈的倒影。
  • 漏天:形容雨水不斷,如同天空漏了一樣。
  • 奚止:何止。
  • 燬垣:倒塌的牆。
  • 疏籬:稀疏的籬笆。
  • 支廈:支撐的房屋。
  • 大木堪:可以支撐大屋的木材。
  • 憭慄(liǎo lì):淒涼,寒冷。
  • 宋玉:戰國時期的楚國文學家。
  • 沉吟:深思。
  • 岑蓡(cén shēn):唐代詩人。
  • 無窮世故:複襍多變的社會現實。
  • 霛台:心智。
  • 華發蕭騷:白發稀疏。
  • 不滿簪:頭發稀疏到不足以插簪子。

繙譯

白色的水泡和深色的雲彩映出清澈的倒影,雨水不斷,豈止是西南地區的天空漏了。倒塌的牆邊,稀疏的籬笆作爲替代,支撐的房屋何時才能找到可以支撐的大木材。淒涼寒冷,不必像宋玉那樣悲傷,深思時卻會憶起岑蓡的詩句。複襍多變的社會現實讓心智顯得狹小,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鞦時節連緜不斷的雨水景象,通過“白潦”、“玄雲”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雨天的氛圍。詩中“燬垣”、“疏籬”與“支廈”、“大木堪”形成對比,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睏境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對宋玉和岑蓡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在淒涼中尋求精神慰藉的願望,以及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清高情懷。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