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仲舉博士見寄至日詩

衡門風雪人稀到,一個幽軒竹四圍。 半子送年將舊酒,諸孫迎歲索新衣。 驚鴻此日猶南去,老鶴何年共北飛。 卻憶太常張博士,天香攜袖早朝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幽軒:幽靜的小室。
  • 半子:女婿。
  • 諸孫:衆多的孫子。
  • 驚鴻:比喻美女輕盈的姿態,這裏可能指遠行的親人。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廟禮儀。
  • 天香:指宮廷中祭祀用的香。

翻譯

簡陋的房屋在風雪中人跡罕至,一個幽靜的小室被竹林環繞。 女婿帶來了舊年的酒慶祝,孫子們迎接新年索要新衣。 今日仍有親人如驚鴻般向南遠行,而我這老鶴何時能與你共北飛? 回憶起太常張博士,他帶着宮廷的香氣,早早朝拜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冬日裏幽靜而溫馨的家庭場景,通過對比自己的孤獨與家人的團聚,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詩中「驚鴻」與「老鶴」的比喻形象生動,既展現了親人的離去,又暗示了自己的老去和期待。結尾回憶張博士的早朝歸來,增添了一抹宮廷的莊嚴與神祕,也反映了詩人對往昔榮耀的懷念。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