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 杜甫
往往雖相見,飄飄愧此身。 不關輕紱冕,俱是避風塵。 一別星橋夜,三移斗柄春。 敗亡非赤壁,奔走爲黃巾。 子去何瀟灑,餘藏異隱淪。 書成無過雁,衣故有縣鶉。 恐懼行裝數,伶俜臥疾頻。 曉鶯工迸淚,秋月解傷神。 會面嗟黧黑,含悽話苦辛。 接輿還入楚,王粲不歸秦。 錦裏殘丹竈,花溪得釣綸。 消中祗自惜,晚起索誰親。 伏柱聞周史,乘槎有漢臣。 鴛鴻不易狎,龍虎未宜馴。 客則掛冠至,交非傾蓋新。 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浪跡同生死,無心恥賤貧。 偶然存蔗芋,幸各對鬆筠。 粗飯依他日,窮愁怪此辰。 女長裁褐穩,男大卷書勻。 漰口江如練,蠶崖雪似銀。 名園當翠巘,野棹沒青蘋。 屢喜王侯宅,時邀江海人。 追隨不覺晚,款曲動彌旬。 但使芝蘭秀,何煩棟宇鄰。 山陽無俗物,鄭驛正留賓。 出入並鞍馬,光輝參席珍。 重遊先主廟,更歷少城闉。 石鏡通幽魄,琴臺隱絳脣。 送終惟糞土,結愛獨荊榛。 置酒高林下,觀棋積水濱。 區區甘累趼,稍稍息勞筋。 網聚粘圓鯽,絲繁煮細蓴。 長歌敲柳癭,小睡憑藤輪。 農月須知課,田家敢忘勤。 浮生難去食,良會惜清晨。 列國兵戈暗,今王德教淳。 要聞除䝟貐,休作畫麒麟。 洗眼看輕薄,虛懷任屈伸。 莫令膠漆地,萬古重雷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紱冕(fú miǎn):古代貴族的服飾,這裏指官職。
  •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常用來指代時間。
  • 赤壁: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地點。
  • 黃巾: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
  • 接輿: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王粲:東漢末年的文學家。
  • 錦裏:地名,在今四川成都。
  • 丹竈:煉丹的爐竈,象徵道教修煉。
  • 釣綸:釣魚的線,象徵隱居生活。
  • 消中:消瘦之中。
  • 伏柱:古代神話中支撐天地的柱子。
  • 乘槎(chá):乘船。
  • 鴛鴻:比喻忠貞的伴侶。
  • 龍虎:比喻英雄豪傑。
  • 掛冠:辭官。
  • 傾蓋:初次見面。
  • 蔗芋:甘蔗和芋頭,比喻簡單的食物。
  • 鬆筠:松樹和竹子,比喻堅貞的友誼。
  • 漰口(pēng kǒu):水聲,形容江水聲。
  • 蠶崖:地名,在今四川。
  • 翠巘(cuì yǎn):青翠的山峯。
  • 野棹:野外的船。
  • 青蘋(qīng pín):水草。
  • 款曲:殷勤周到。
  • 芝蘭:比喻美好的品質。
  • 棟宇:房屋,比喻鄰里。
  • 山陽:地名,在今河南。
  • 俗物:平庸的人。
  • 鄭驛:鄭國的驛站,比喻接待賓客的地方。
  • 少城:小城。
  • (yīn):城門。
  • 石鏡:山名,在今四川。
  • 琴臺:彈琴的地方。
  • 絳唇:紅色的嘴唇,比喻美人的歌聲。
  • 糞土:比喻不值錢的東西。
  • 荊榛:荊棘,比喻困難。
  • 累趼(lěi jiǎn):腳上的老繭。
  • 圓鯽:圓形的鯽魚。
  • (chún):一種水生植物,可食用。
  • 柳癭(liǔ yǐng):柳樹上的瘤。
  • 藤輪:藤製的坐墊。
  • 農月:農忙的月份。
  • 良會:美好的聚會。
  • 兵戈:戰爭。
  • 德教:道德教化。
  • 䝟貐(yà yǔ):傳說中的怪獸。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比喻虛假的功名。
  • 膠漆:比喻關係密切。
  • 雷陳:雷義和陳重,東漢時期的兩位好友。

翻譯

我們雖然常常相見,但我對此身感到慚愧。不是因爲輕視官職,而是我們都想避開紛擾的世事。自從上次在星橋夜別,已經過去了三個春天。這裏沒有赤壁那樣的敗亡,只有像黃巾起義那樣的奔走。你離去時多麼瀟灑,而我則隱藏起來,不同於隱士。我寫成的書信無法通過雁傳,我的衣服上掛着縣城的鶉鳥。我常常感到恐懼,頻繁地生病。早晨的鶯鳥能讓人流淚,秋天的月亮能理解人的傷感。我們見面時嘆息彼此的憔悴,含着悲傷談論彼此的艱辛。接輿回到了楚國,王粲沒有回到秦國。錦裏的煉丹爐已經殘破,花溪的釣魚線還在。我在消瘦中只能自憐,晚起時找不到親近的人。我曾聽聞周朝的歷史,也曾乘船有漢朝的臣子相伴。鴛鴦和鴻雁不易親近,龍和虎不宜馴服。你辭官而來,我們的交往不是初次見面。我們的意氣相投,直接追求真性情。我們共同經歷了生死,不以貧賤爲恥。偶然間我們分享了簡單的食物,慶幸我們有着堅貞的友誼。粗茶淡飯依循往日,窮困愁苦怪罪此時。女兒長大後裁剪的褐衣穩妥,兒子長大後卷書均勻。漰口的江水如練,蠶崖的雪似銀。名園位於翠綠的山峯下,野外的船隻消失在青蘋中。我多次歡喜地拜訪王侯的宅邸,時常邀請江海之人。我們追隨不覺晚,殷勤周到地相處了十天。只要芝蘭花開,何需鄰近的房屋。山陽沒有平庸的人,鄭驛正是留賓之地。我們出入都騎馬,光輝與席上的珍寶相參。我們重遊先主的廟宇,更歷小城的城門。石鏡通向幽深之處,琴臺隱藏着美人的歌聲。送終時只有糞土,結愛時只有荊棘。我們在高林下置酒,在水邊觀棋。我甘願忍受腳上的老繭,稍稍休息勞苦的筋骨。網中聚集着圓形的鯽魚,絲線繁多煮着細蓴。長歌敲打着柳樹的瘤,小睡依靠着藤製的坐墊。農忙的月份需要知道農事,田家不敢忘記勤勞。浮生難以捨棄食物,美好的聚會珍惜清晨。列國的戰爭暗淡,現在的王德教化淳厚。要聽聞除掉怪獸,不要作畫麒麟。洗淨眼睛看輕薄,虛懷任由屈伸。不要讓膠漆之地,萬古重雷陳。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贈給王二十四侍御契的,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世事的感慨。詩中,杜甫通過對比自己和友人的生活狀態,展現了兩人共同的避世心態和對真摯友情的珍視。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以增強詩的意境和深度。杜甫的詩風沉鬱頓挫,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和歷史的描繪,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