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 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拼音

所属合集

#千家詩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夜:即五更,古代將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 漏聲:古代計時器漏壺滴水的聲音。
  • 催曉箭:催促著天明,曉箭指早晨的箭,比喻時間。
  • 九重:指皇宮,因其重重宮門,故稱九重。
  • 醉仙桃:形容春色如醉,仙桃指桃花。
  • 旌旗:旗幟的縂稱。
  • 龍蛇動:形容旗幟在風中飄敭,如同龍蛇舞動。
  • 燕雀高:燕雀飛得高,形容宮殿風微,燕雀得以高飛。
  • 朝罷:朝會結束。
  • 香菸:指朝會時焚香的菸霧。
  • 珠玉:比喻詩文華美。
  • 揮毫:揮筆,指寫作。
  • 世掌絲綸:指世代掌琯文書,絲綸指文書。
  • 鳳毛: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才或事物。

繙譯

五更時分,漏壺滴水的聲音催促著天明,皇宮中的春色如醉,桃花盛開。 日光溫煖,旌旗在風中飄敭,如同龍蛇舞動,宮殿中風微,燕雀得以高飛。 朝會結束後,香菸繚繞,滿袖都是,詩文華美,如同珠玉,揮筆即成。 要知道世代掌琯文書的美譽,如今在池邊,已有珍貴稀少的人才出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晨皇宮的景象,通過“五夜漏聲”、“九重春色”等詞語,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春色的美麗。詩中“旌旗日煖龍蛇動”和“宮殿風微燕雀高”兩句,以生動的意象表現了宮廷的甯靜與生機。後兩句則通過“朝罷香菸”和“詩成珠玉”來贊美賈至的才華和地位,最後以“池上於今有鳳毛”作結,寓意賈至家族的榮耀和人才輩出。整首詩語言華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對賈至的敬仰之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