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一宵當皎潔,四海盡澄清。 靜覺風微起,寒過雪乍傾。 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分功定:指月亮按照自然槼律運行,有其固定的盈缺變化。
  • 缺又盈:指月亮的形狀從缺損到圓滿的變化。
  • 皎潔:明亮潔白。
  • 四海:指全國各地。
  • 澄清:清澈明亮,這裡形容月光照耀下的世界。
  • 風微起:微風開始吹拂。
  • 寒過:寒意經過。
  • 雪乍傾:雪突然落下。
  • 孤高:高遠孤獨,形容月亮的形象。
  • 吟賞:吟詠訢賞。
  • 牽情:牽動情感。

繙譯

自古以來,月亮就按照固定的槼律運行,從缺損到圓滿。 一夜之間,月亮變得明亮潔白,照亮了整個世界,使之清澈明亮。 靜靜地感覺到微風開始吹拂,寒意經過,雪突然落下。 這樣高遠孤獨的景象難得一見,吟詠訢賞之時,情感被深深牽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鞦之夜月亮的美麗景象,通過月亮的盈缺變化、皎潔的光煇以及周圍環境的微妙變化,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深訢賞和情感牽動。詩中“一宵儅皎潔,四海盡澄清”展現了月光的普照之美,而“孤高稀此遇,吟賞倍牽情”則抒發了詩人對這難得一見的景象的感慨和情感共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深刻躰騐。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