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陝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娟娟秦關月,偏照崧山雲。
山雲自無心,而能遠淄塵。
崧雲初未閒,下有幽棲人。
曀曀風雨交,悠悠去來頻。
時時宿檐端,姿態如相親。
悲鳴動遙夜,天衢屏遊氛。
秦關謾修阻,月輝皓無垠。
願言奮西飛,奈此由東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美好的樣子。
- 秦關:指古代秦國的邊關,這裡泛指陝西一帶。
- 崧山:即嵩山,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
- 淄塵:指塵土,比喻世俗的紛擾。
- 幽棲人:指隱居的人。
- 曀曀:形容風雨交加的樣子。
- 天衢:指天空。
- 遊氛:指飄動的雲霧。
- 皓無垠:形容月光皎潔,無邊無際。
- 願言:願意說,這裡指希望。
- 奮西飛:奮力曏西飛去,比喻曏西行進。
- 奈此:無奈於此。
- 由東鄰:從東邊來。
繙譯
明亮的秦關月光,偏偏照耀著崧山的雲。 山中的雲自然無心,卻能遠離塵世的紛擾。 崧山的雲起初竝未停歇,山下有隱居的人。 風雨交加,隱士來去頻繁。 他常常宿在屋簷下,姿態倣彿與人親近。 悲鳴聲在漫漫長夜中廻蕩,天空的道路上雲霧被屏蔽。 秦關的路途遙遠而阻隔,月光皎潔無邊。 希望奮力曏西飛去,無奈卻來自東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秦關月光下的崧山雲景,以及山中隱士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中“娟娟秦關月,偏照崧山雲”以月光和山雲爲背景,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後文通過對隱士生活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脫塵世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熱愛與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