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葛隱君雙壽詩

· 徐熥
句容元說葛洪家,配得仙姬萼綠華。 幾度化龍陂上竹,尋常喂鶴鼎中砂。 笙吹緱嶺聲聲月,衣剪茅山片片霞。 待到丹成同拔宅,遙空雙駕紫鸞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句容:地名,今江蘇省句容市,傳說葛洪曾在此煉丹。
  • 葛洪:東晉時期的道教學者、煉丹家、醫學家。
  • 仙姬:仙女。
  • 萼綠華:傳說中的仙女名。
  • 化龍:指竹子化爲龍,傳說中的神奇變化。
  • :池塘。
  • 緱嶺:山名,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一種古代的管樂器。
  • 緱嶺聲聲月:形容笙聲悠揚,如同月下仙境。
  • 茅山:山名,道教名山,位於江蘇省句容市。
  • 衣剪茅山片片霞:形容衣服如同剪裁自茅山的霞光,美麗非凡。
  • 丹成:指煉丹成功。
  • 拔宅:指仙人昇天時,連同住宅一起升空。
  • 紫鸞車:傳說中仙人乘坐的紫色鸞鳥拉的車。

翻譯

在句容,傳說中葛洪的家園,他與仙女萼綠華結爲伴侶。 幾度在池塘邊,竹子神奇地化爲龍,平常用來餵養仙鶴的鼎中砂。 笙聲在緱嶺上悠揚,如同月下的仙境,衣服彷彿剪裁自茅山的霞光,美麗非凡。 等到煉丹成功,一同昇天,遙望天際,雙雙駕着紫鸞車飛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葛洪與仙女萼綠華的仙境生活,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元素,展現了他們的超凡脫俗。詩中「化龍陂上竹」、「衣剪茅山片片霞」等句,運用了生動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仙人生活的嚮往和對葛洪煉丹成仙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道教神話色彩,體現了明代詩人徐熥對仙境生活的浪漫想象。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