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昭陵出城與張祕監閣老同裏臨行別承在史館未歸尋辱清辭輒酬之

仲月當南呂,晨裝拜谷林。 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 策馬緣雲路,開緘扣玉音。 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月: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五、八、十一月。
  • 南呂:古代樂律名,這裏指農曆八月。
  • 晨裝:早晨整理行裝。
  • 谷林:山谷中的樹林,這裏指郊外。
  • 東觀:古代宮中藏書的地方,也指朝廷。
  • 離襟:離別的情懷。
  • 策馬:騎馬。
  • 緣雲路:沿着雲霧繚繞的山路。
  • 開緘:打開封緘的信件。
  • 玉音:對他人言辭的敬稱。
  • 浹日:十天。
  • 里社:古代鄉村的祭祀場所,也指鄉村。
  • :倒酒。

翻譯

每季的第二個月,正值農曆八月,我早晨整理行裝前往郊外的谷林拜謁昭陵。 在東觀遇見了您,卻未能與您暢談離別的情懷。 我騎馬沿着雲霧繚繞的山路前行,打開您封緘的信件,讀到了您珍貴的言辭。 我們約定十天後相見,屆時在鄉村的里社一起飲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農曆八月的一個清晨,前往郊外拜謁昭陵的情景。詩中,「仲月當南呂」點明瞭時間,而「晨裝拜谷林」則描繪了詩人的行動。在東觀偶遇張祕監,卻因行程匆匆未能深談,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不捨。後文通過「策馬緣雲路」和「開緘扣玉音」的描寫,展現了詩人旅途的艱辛和對友人言辭的珍視。結尾的「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和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