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旐(dān zhào):紅色的魂幡,古代出喪時爲棺柩引路的旗,俗稱招魂幡。
- 江皋(jiāng gāo):江邊的高地。
- 亥市:古代某些地區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
- 詞曹:指文學界或文職官員。
- 表墓:墓前的石碑。
- 尊名:尊敬的稱呼,這裏指對袁公的尊稱。
- 一字褒:用一個字來褒獎,表示極高的榮譽。
- 平楚獄:指公正審理案件。
- 里門:鄉里的門,這裏指家鄉的名聲。
翻譯
紅色的魂幡在江邊的高地飄揚,人們悲痛,大雁也發出哀鳴。 湘南的集市已經結束,漢上的文官也換了崗位。 墓前立着雙碑,尊稱中只有一個字來褒獎。 常聽說您公正審理案件,爲家鄉贏得了崇高的名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袁公去世後的哀榮景象,通過「丹旐發江皋」和「人悲雁亦號」表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詩中「表墓雙碑立,尊名一字褒」體現了對袁公生前功績的極高評價和尊敬。最後兩句「常聞平楚獄,爲報里門高」則讚揚了袁公的公正和爲家鄉帶來的榮耀,展現了對其一生的敬仰和懷念。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
權德輿的其他作品
- 《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輓歌詞三首 》 —— [ 唐 ] 權德輿
- 《 送裴秀才貢舉 》 —— [ 唐 ] 權德輿
- 《 從事淮南府過亡友楊校書舊廳感念愀然 》 —— [ 唐 ] 權德輿
- 《 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寄梁四敬之兼見貽之作 》 —— [ 唐 ] 權德輿
- 《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輓歌詞三首 》 —— [ 唐 ] 權德輿
- 《 旅館雪晴又睹新月衆興所感因成雜言 》 —— [ 唐 ] 權德輿
- 《 州名詩寄道士 》 —— [ 唐 ] 權德輿
- 《 奉和聖制中春麟德殿會百寮觀新樂 》 —— [ 唐 ] 權德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