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淮南府過亡友楊校書舊廳感念愀然

故人隨化往,倏忽今六霜。 及我就拘限,清風留此堂。 松竹逾映蔚,芝蘭自銷亡。 絕弦罷流水,聞笛同山陽。 熲如冰玉姿,粲若鸞鳳章。 欲翥摧勁翮,先秋落貞芳。 正平賦鸚鵡,文考頌靈光。 二子古不弔,夫君今何傷。 黃墟既杳杳,玄化亦茫茫。 豈必限宿草,含悽灑衣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倏忽(shū hū):忽然,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拘限:限制,束縛。
  • 映蔚:映照,形容景色美麗。
  • 銷亡:消失,死亡。
  • 絕弦:斷絃,比喻失去知音或停止音樂。
  • 山陽:地名,這裏指聽到笛聲的地方。
  • (jiǒng):明亮,這裏形容人的氣質。
  • :燦爛,鮮明。
  • (zhù):飛翔。
  • 勁翮:強健的翅膀。
  • 貞芳:堅貞的花朵。
  • 正平:人名,指禰衡,東漢末年文學家。
  • 文考:指禰衡的父親禰衡。
  • 黃墟:黃土堆,指墳墓。
  • 玄化:神祕的變化,指生命的終結。
  • 宿草:隔年的草,比喻時間的流逝。

翻譯

故人隨着自然的變化,忽然間已經過去了六年。當我被束縛時,他的清風依舊留在這堂中。松竹更加映照得美麗,芝蘭卻已自然消亡。斷絃後,流水不再有音樂,聽到笛聲如同在山陽。他的氣質明亮如冰玉,燦爛如鸞鳳的篇章。想要飛翔卻被摧毀了強健的翅膀,在秋天先落下了堅貞的花朵。禰衡賦寫鸚鵡,禰衡的父親頌揚靈光。這兩位古人沒有受到哀悼,而你今天爲何感到悲傷。黃土堆已經遠去,生命的神祕變化也是茫茫。何必侷限於隔年的草,含着悲傷灑在衣裳上。

賞析

這首詩是權德輿對已故友人楊校書的懷念之作。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如松竹的映照、芝蘭的消亡,以及音樂的停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詩人用「熲如冰玉姿,粲若鸞鳳章」來形容亡友的高潔氣質,而「欲翥摧勁翮,先秋落貞芳」則抒發了對亡友才華未能施展的遺憾。最後,詩人通過對古人的提及和對黃墟、玄化的描寫,表達了對生命終結的感慨和對亡友的深切懷念。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