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儒衣:指讀書人的服飾,代指讀書人。
- 風貌:外表和氣質。
- 去抵:前往。
- 漢公卿:漢朝的高級官員,這裏泛指朝廷高官。
- 賓貢:指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
- 篇章:文章,這裏指文學才能。
- 藝已成:技藝已經成熟。
- 臨流:面對河流。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離酌:離別時的酒宴。
- 西江:泛指西方的江河,這裏可能指具體的河流。
- 春草生:春天草木生長,象徵新生和希望。
翻譯
穿着儒雅的衣裳,氣質清新,你前往京城,期望成爲漢朝的高官。 作爲年輕的士子參加科舉,你的文學才能已經成熟。 面對着河流,我們珍惜這傍晚的美景,話別之際激起了鄉愁。 在離別的酒宴上,我們不辭醉意,西江邊的春草正在生長,象徵着新的開始。
賞析
這首詩是權德輿送別即將參加科舉考試的裴秀才時所作。詩中,權德輿讚美了裴秀才的儒雅氣質和成熟的文學才能,同時表達了對離別的不捨和對裴秀才未來的美好祝願。詩的最後兩句「離酌不辭醉,西江春草生」寓意深遠,既表達了離別時的深情,又寄寓了對裴秀才前程似錦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士人間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