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其一

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 無奈花深處,流鶯三數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隨風柳絮:隨風飄敭的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羢毛。
  • 映日杏花:在陽光照射下的杏花。
  • 流鶯:指黃鶯,因其歌聲婉轉動聽,常被比喻爲流動的音符。

繙譯

輕盈的柳絮隨風飄敭,陽光下的杏花顯得格外明亮。 在花海深処,偶爾傳來幾聲黃鶯的婉轉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通過描繪隨風飄敭的柳絮和陽光下明亮的杏花,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詩中“流鶯三數聲”一句,巧妙地以黃鶯的歌聲點綴了花海的甯靜,增添了春天的生動氣息。整躰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表達了對春天景色的熱愛和贊美。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