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坡陀(pō tuó):山坡,斜坡。
- 簇(cù):聚集,簇擁。
- 茜羅(qiàn luó):紅色的輕紗,這裡形容杜鵑花的顔色。
- 蜀魄(shǔ pò):指杜鵑鳥,傳說中杜鵑鳥是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 秪應(zhǐ yīng):衹應,應該。
繙譯
一園紅豔的杜鵑花醉了山坡,從地麪到枝梢聚集著如紅紗般的豔麗。 蜀地的魂魄還未歸來,長長滴著血,衹應是這叢杜鵑花上滴得最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杜鵑花的繁盛豔麗,通過“一園紅豔醉坡陀”和“自地連梢簇茜羅”生動展現了杜鵑花盛開的景象。後兩句“蜀魄未歸長滴血,秪應偏滴此叢多”則巧妙地融入了杜鵑鳥的傳說,賦予了杜鵑花以哀愁的色彩,表達了詩人對杜鵑花獨特的美感和情感寄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