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詩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勢位。 年紀信不留,弛張良自愧。 樵蘇則爲愜,瓜李斯可畏。 不顧榮官尊,每陳豐畝利。 家林類巖巘,負郭躬斂積。 忌滿寵生嫌,養蒙恬勝智。 疏鍾皓月曉,晚景丹霞異。 澗谷永不諼,山樑冀無累。 頗符生肇學,得展禽尚志。 從此直不疑,支離疏世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藩宣:指地方上的宣撫使,即地方軍事和行政長官。
  • 秉戎寄:執掌軍事職責。
  • 衡石:古代用來稱量物品重量的器具,這裏比喻權力的平衡。
  • 崇勢位:尊崇權勢地位。
  • 年紀:指年齡。
  • 弛張:指放鬆和緊張,比喻政治上的寬嚴。
  • 樵蘇:指打柴和割草,比喻平凡的勞動生活。
  • 瓜李:瓜田李下,指容易引起誤會的地方。
  • 不顧榮官尊:不考慮高官厚祿。
  • 陳豐畝利:陳述農業的利益。
  • 巖巘:山岩和山峯,這裏指家鄉的自然環境。
  • 負郭:背靠城牆,指家境富裕。
  • 躬斂積:親自積累財富。
  • 忌滿寵生嫌:忌諱過度寵愛而產生猜疑。
  • 養蒙恬勝智:培養愚鈍勝過聰明,指保持謙遜和樸實。
  • 疏鍾皓月曉:稀疏的鐘聲和明亮的月光預示着黎明。
  • 晚景丹霞異:傍晚的景色和彩霞異常美麗。
  • 澗谷永不諼:山澗和峽谷永遠不會忘記。
  • 山樑冀無累:山脊希望沒有負擔。
  • 頗符生肇學:非常符合生來的學問。
  • 得展禽尚志:能夠展現禽鳥的高尚志向。
  • 從此直不疑:從此以後不再懷疑。
  • 支離疏世事:對世事保持疏離和超然。

翻譯

在地方上擔任宣撫使,執掌軍事職責,權力的平衡尊崇權勢地位。年齡確實不會停留,政治上的寬嚴讓人自愧不如。打柴和割草的生活雖然愜意,但在瓜田李下卻容易引起誤會。不考慮高官厚祿,總是陳述農業的利益。家鄉的自然環境如同山岩和山峯,家境富裕如同背靠城牆。親自積累財富,忌諱過度寵愛而產生猜疑,培養愚鈍勝過聰明。稀疏的鐘聲和明亮的月光預示着黎明,傍晚的景色和彩霞異常美麗。山澗和峽谷永遠不會忘記,山脊希望沒有負擔。非常符合生來的學問,能夠展現禽鳥的高尚志向。從此以後不再懷疑,對世事保持疏離和超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權勢和地位的淡漠態度,以及對自然和樸素生活的嚮往。詩中,「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勢位」描繪了詩人的政治地位,但隨後的「年紀信不留,弛張良自愧」則顯示了他對權力的超然態度。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和對簡樸生活的描述,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世俗榮華的疏離感,以及對內心平和與智慧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超脫的人生觀。

權德輿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大臣。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士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闢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