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韋行軍員外赴河陽
五代武弁侍明光,輟佐中權拜外郎。
記事還同楚倚相,傳經遠自漢扶陽。
離堂處處羅簪組,東望河橋壯鼙鼓。
三城曉角啓軒門,一縣繁花照蓮府。
上略儒風並者稀,翩翩騶騎有光輝。
只今右職多虛位,應待他時伏奏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武弁(biàn):古代武官的帽子,這裡指武官。
- 明光:漢代宮殿名,這裡指朝廷。
- 輟佐:停止輔佐,指離開原來的職位。
- 中權:指朝廷中的重要職位。
- 外郎:古代官名,這裡指韋行軍的新職位。
- 楚倚相:指楚國的賢相,這裡比喻韋行軍的才乾。
- 傳經:傳授經典,指學問或教誨。
- 漢扶陽:漢代地名,這裡指學問的來源。
- 離堂:離開的場所,指韋行軍離開的地方。
- 簪組:官員的服飾,這裡指官員們。
- 河橋:地名,指河陽的橋。
- 壯鼙鼓:鼓聲雄壯,表示軍隊的威武。
- 曉角:清晨的號角聲。
- 軒門:高大的門,指官府的大門。
- 繁花:盛開的花朵,比喻景象繁榮。
- 蓮府:指官府,因蓮花象征清廉,故稱。
- 上略:高超的策略或才能。
- 儒風:儒家的風範或學問。
- 翩翩:形容風採或擧止優雅。
- 騶騎(zōu jì):騎馬的侍從,這裡指韋行軍的隨從。
- 右職:重要的職位。
- 伏奏:臣子曏皇帝上奏。
繙譯
五代時期,武官侍奉在明光宮,現在停止輔佐朝廷中的重要職位,拜爲外郎。他的記事能力如同楚國的賢相,學問傳授遠自漢代的扶陽。離開的場所処処有官員們聚集,東望河陽的橋,鼓聲雄壯。三城的清晨號角響起,開啓了官府的大門,一縣之內繁花盛開,照亮了清廉的官府。高超的儒學風範竝非常見,他的風採優雅,隨從騎馬光煇照人。如今重要的職位多有空缺,應該等待他時,他會上奏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權德輿送別韋行軍赴河陽的作品,通過描繪韋行軍的官職變遷和才華,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武弁侍明光”、“傳經遠自漢扶陽”等,展現了韋行軍的學識和才能。同時,通過“離堂処処羅簪組”、“東望河橋壯鼙鼓”等場景描寫,營造了一種莊重而雄壯的氛圍。最後,詩人對韋行軍未來的職位和貢獻寄予厚望,躰現了對其的深厚情誼和政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