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鄧太翁兼唁遠遊明府四首

政爾生芻隔,將無宿草茸。 孤亭徐孺子,大廈郭林宗。 素旐霜華薄,丹旌露色濃。 異時銘太史,不受漢亭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政爾:正如此。
  • 生芻:新割的草,比喻新近去世的人。
  • 宿草:隔年的草,比喻已故之人。
  • :茂密的樣子。
  • 孤亭:孤獨的亭子,比喻孤獨的人。
  • 徐孺子:東漢時期的隱士,這裡指代隱居或孤獨的人。
  • 大廈:高大的房屋,比喻有才能的人。
  • 郭林宗: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這裡指代有學問的人。
  • 素旐(zhào):白色的喪旗。
  • 霜華:霜花,比喻喪旗上的白色。
  • 丹旌:紅色的喪旗。
  • 露色:露水的顔色,比喻喪旗上的紅色。
  • :刻寫。
  • 太史:古代負責編寫歷史的官員。
  • 漢亭封:漢代的封賞,這裡指不接受任何封賞。

繙譯

正如此,新近去世的人與已故之人隔絕,墓草茂密。孤獨的亭子如同徐孺子,高大的房屋如同郭林宗。白色的喪旗上霜花薄薄,紅色的喪旗上露色濃重。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太史將銘刻這段歷史,不會接受漢代的封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新舊、孤獨與繁華,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悼和對歷史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徐孺子和郭林宗的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末句提到太史銘刻,不接受封賞,躰現了對清高、不慕名利的價值觀的推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懷唸和對歷史的深刻洞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