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臺長山彌日信手撥悶遂成十四韻
病起孤城罷吏參,不堪車馬日驂驔。
五違燕雪寒沾佩,四見齊楊碧吐簪。
歌就馮驩雙短鋏,書成殷浩一空函。
亦知刀筆文無害,其那衣冠懶不堪。
公譴縱然饒歲百,人情終是與朝三。
名同牛後難爭長,路絕羊腸未弛擔。
入夢風塵牽塞北,思歸春雨暗江南。
青雲處處皆先進,白雪人人了不談。
溫樹祇容溫室種,漢薪元擬漢臣甘。
驅來鳥雀孤鸇飽,戰罷檀槐萬蟻酣。
罥壁藤梢驕自得,拒霜鬆骨短何慚。
且將玄白嘲揚子,未許雄雌問李聃。
自古浮名身並患,於今奇字酒同耽。
欲知送老藏榮處,西塞山頭小築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驂驔 (cān diàn):形容馬匹奔跑的樣子。
- 五違:指多次錯過。
- 燕雪:指北方的雪。
- 齊楊:指春天的楊柳。
- 馮驩: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善歌。
- 殷浩: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以書信著稱。
- 刀筆:指文筆。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也指士人。
- 公譴:指官方的責備。
- 牛後:指牛的尾巴,比喻地位低下。
- 羊腸:比喻曲折的小路。
- 檀槐:指檀木和槐木,比喻堅固的事物。
- 罥壁藤梢:掛在牆上的藤蔓。
- 拒霜:指松樹不畏霜雪。
- 玄白:指黑白,比喻辯論。
- 李聃: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 奇字:指難以辨認的字。
- 耽:沉迷。
- 西塞山:山名,位於今湖北省。
翻譯
病癒後在孤城中做官已無事可做,不堪忍受車馬日復一日的奔波。 多次錯過北方的雪,春天的楊柳已吐露新芽。 歌聲如同馮驩的雙短劍,書信卻如殷浩的空函。 雖然知道文筆無害,但實在懶得穿戴整齊。 即使官方的責備可以饒恕,人情終究難以滿足。 名聲如同牛尾難以爭高,路途曲折未曾放下擔子。 夢中風塵牽絆着塞北,思歸之情在春雨中暗淡。 青雲之路處處都有先進者,白雪之論人人都不談。 溫室之樹只容溫室種植,漢臣之薪原本就甘願。 驅趕來的鳥雀使孤鸇飽食,戰罷後檀槐間的萬蟻酣睡。 掛在牆上的藤蔓自得其樂,不畏霜雪的松樹骨短無慚。 暫且用黑白之辯嘲諷揚子,不許用雄雌之問質疑李聃。 自古以來浮名與身體都是禍患,如今奇字與酒同被沉迷。 想要知道養老隱居的地方,就在西塞山頭的小築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病癒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馮驩雙短鋏」、「殷浩一空函」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通過對「燕雪」、「齊楊」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牛後」、「羊腸」等生活細節的比喻,傳達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最後,以「西塞山頭小築庵」作爲隱居的願景,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明代士人對於個人命運與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