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流:指才華橫溢,文采飛揚。
- 翻入:融入,滲入。
- 步虛詞:道教的詩歌,這裏指沈嘉則的詩作。
- 南國:指中國南方。
- 沈亞之:沈嘉則的字。
- 緱山: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比喻沈嘉則的隱居生活。
- 笙鶴:指仙樂和仙鶴,常用來象徵仙境或隱逸生活。
翻譯
你的詩作才華橫溢,彷彿融入了道教的詩歌之中,南方的人們都稱讚你是當代的沈亞之。他們不相信你在隱居生活中所經歷的艱辛,只認爲你如同笙樂與仙鶴相伴,生活在仙境般的隱逸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沈嘉則的詩才和隱逸生活。通過將沈嘉則的詩作與道教詩歌相提並論,突出了其詩作的仙氣和超凡脫俗。同時,用「緱山」和「笙鶴」等意象,描繪了沈嘉則隱居生活的神祕和美好,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王世貞對沈嘉則的深厚情誼和對其詩作的高度評價。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廣州朱提舉以歐楨白虞部書及詩至卻寄 》 —— [ 明 ] 王世貞
- 《 滕縣作 》 —— [ 明 ] 王世貞
- 《 早起 》 —— [ 明 ] 王世貞
- 《 舒司馬要飲天妃宮後橋亭水月佳甚暢而有作 》 —— [ 明 ] 王世貞
- 《 辱宗伯李公賜和六章詞麗意深不揣續貂四絕仰塵清覽 》 —— [ 明 ] 王世貞
- 《 次陸太宰全卿題戴文進畫卷七首浣溪春行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張子訓導臨江 》 —— [ 明 ] 王世貞
- 《 晨發真定懷歸有作用前體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