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閩:指福建,古稱閩,因有七個小國,故稱七閩。
- 吹律鄒生: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的陰陽家,擅長吹奏律管,用以調和陰陽。這裏比喻學問高深。
- 烏衣:指燕子,因其常棲息於烏黑的屋檐下,故稱烏衣。
翻譯
福建的文化有着獨特的光輝, 但像鄒衍那樣吹奏律管的學問已經不再流行。 我想要向春風詢問你的消息, 一時間擡頭仰望,期待着燕子的歸來。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王世貞送別其弟王世懋赴福建學政時所作。詩中,「七閩文物有容輝」一句,既表達了對福建文化的讚美,也暗含了對弟弟此行能夠有所成就的期望。「吹律鄒生事已非」則通過典故,抒發了對學問衰微的感慨。後兩句「欲向春風問消息,一時翹首問烏衣」,則巧妙地運用了燕子作爲傳遞消息的象徵,表達了對弟弟的思念和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兄弟之間的深情厚意。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洪武中發三千僧戍邊尹山隆法師請焚身以寬其罪仍留瓣香施法雨濟旱人主嘉之爲詩以紀其事且悉賜三千僧牒後百八 》 —— [ 明 ] 王世貞
- 《 壽大宗伯吳興董公七十 》 —— [ 明 ] 王世貞
- 《 送六君子送肖甫司馬於清洋江口 》 —— [ 明 ] 王世貞
- 《 乞休杜門日侍老母湯藥朝來眉顰稍舒知有牡丹已零落矣爲之一慨 》 —— [ 明 ] 王世貞
- 《 曾舜徵令長洲有古循吏聲實而臺抨當調作此送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明卿子相夜過 》 —— [ 明 ] 王世貞
- 《 沈侍御汝材按秦至耀州而卒爲四絕挽之 》 —— [ 明 ] 王世貞
- 《 瀫陽公入佐天官兼領翰學賦此送之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