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既望過圻村訪蔡金風適衝寰翁至同登龍山尋幽谷釣臺諸勝晚留小酌泛月而歸

相攜過溪橋,宛轉入村徑。 門巷既蕭閒,庭戶嵐光凝。 小齋幽且清,梅竹翠交映。 閒抽架上編,疑義互相證。 楸枰聊角奕,唐突叨屢勝。 歡情既巳洽,冷語皆可聽。 飲啖頗適意,朋儔競呼應。 賓主雖頹然,縹緲發餘興。 取道叢竹邊,扶筇陟危磴。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既望:指農曆每月十六日。
  • 圻村: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蔡金風: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衝寰翁:人名,可能是另一位朋友或長者。
  • 龍山:地名,可能是當地的一座山。
  • 幽谷:深邃的山谷。
  • 釣臺:釣魚的平臺,此處可能指山中的一個景點。
  • 小酌:小量飲酒。
  • 嵐光:山中的霧氣。
  • 楸枰:古代的棋盤,此處指下棋。
  • 角奕:下棋的一種方式,可能是指圍棋或象棋。
  • 唐突:冒犯,此處可能指下棋時的激烈對抗。
  • 叨屢勝:多次獲勝,叨指謙詞,表示自己不應該獲勝。
  • 縹緲:形容景象模糊不清,此處可能指夜晚的月光或氣氛。
  • 扶筇:扶着柺杖。
  • 陟危磴:攀登陡峭的石階。

翻譯

在七月十六日那天,我與朋友們一同穿過溪上的橋,沿着曲折的鄉村小路前行。我們的目的地是圻村,去拜訪朋友蔡金風,恰好遇到衝寰翁也來了,我們便一同登上龍山,探尋幽谷和釣臺等名勝。傍晚時分,我們在山中小酌,隨後乘着月光泛舟而歸。

我們相攜走過溪橋,沿着蜿蜒的村路前行。門巷顯得寧靜而閒適,庭院中霧氣凝結,顯得格外幽靜。小齋雖小卻清新,梅樹和竹子交相輝映。我們閒暇時抽出書架上的書籍,互相探討其中的疑義。我們還下棋娛樂,我雖然多次獲勝,但心中感到有些冒犯。歡笑聲中,我們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即使是冷言冷語也都能聽得進去。我們盡情地吃喝,朋友們互相呼應,賓主盡歡。雖然大家都有些醉意,但夜晚的氣氛激發了我們的餘興。我們沿着叢竹邊的小道,扶着柺杖攀登陡峭的石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們在夏日的一次鄉村遊歷。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自然的美麗,以及與友人相聚的歡樂時光。詩中「門巷既蕭閒,庭戶嵐光凝」等句,生動地描繪了鄉村的寧靜景象,而「歡情既巳洽,冷語皆可聽」則表達了與友人深厚的情誼和無拘無束的交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友情的熱愛。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