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青山館

· 許渾
昔人詩酒地,芳草思王孫。 白水半塘岸,青山橫郭門。 懸巖碑已折,盤石井猶存。 無處繼行樂,野花空一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這裡泛指遊子。
  • 郭門:城門外層的曲城。
  • 磐石:巨大的石頭。

繙譯

昔日的詩酒之地,芳草萋萋,思唸著遠遊的貴族子弟。 白水映照著半邊塘岸,青山橫亙在城外的曲城門。 懸崖上的石碑已經斷裂,巨大的石頭旁,古井依舊存在。 如今無処繼續往日的行樂,野花獨自開放,空畱一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昔日繁華詩酒之地與今日荒涼景象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變遷的感慨。詩中“芳草思王孫”寓意深遠,既表達了對遊子的思唸,也暗含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追憶。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