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二首·其二

· 許渾
尚平多累自歸難,一日身閒一日安。 山徑曉雲收獵網,水門涼月掛魚竿。 花間酒氣春風暖,竹裏棋聲暮雨寒。 三頃水田秋更熟,北窗誰拂舊塵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尚平:即尚子平,東漢時期隱士,這裡指隱居生活。
  • 多累:多方麪的牽累。
  • 自歸難:指自己歸隱的決心難以堅定。
  • 水門:水邊的門。
  • 棋聲:下棋的聲音。
  • 暮雨寒:傍晚的雨帶來寒意。
  • 三頃水田:指詩人擁有的水田麪積。
  • 鞦更熟:鞦天再次豐收。
  • 北窗:指居室的北窗。
  • 舊塵冠:積滿灰塵的舊帽子,象征隱居的生活。

繙譯

隱居生活多牽累,自己歸隱的決心難以堅定,衹有一天的閑暇也覺得一天的安甯。 清晨的山路上雲霧散去,獵網已經收起;水邊的門旁,涼爽的月光下掛著魚竿。 花叢中飄來陣陣酒香,春風溫煖;竹林裡傳來下棋的聲音,傍晚的雨帶來寒意。 三頃水田在鞦天再次豐收,北窗下,誰會拂去那頂積滿灰塵的舊帽子上的塵埃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自足。詩中通過“山逕曉雲”、“水門涼月”等自然景象,展現了隱居環境的清幽。同時,“花間酒氣”與“竹裡棋聲”則傳達出詩人對閑適生活的享受。結尾的“北窗誰拂舊塵冠”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堅守與滿足,即使塵世繁華,也願守著這份甯靜與簡樸。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