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病疥:指患疥瘡,一種皮膚病。
- 後山韻:指宋代詩人陳師道的詩韻,這裡用其韻作詩。
- 爬深血有稜:形容抓癢抓得皮膚出血,血跡斑斑。
- 老親:指年老的父母。
- 就枕:指上牀睡覺。
- 小婢:年輕的婢女。
- 問畱燈:詢問是否需要畱燈。
- 屋漏:屋子漏雨。
- 頻推瓦:頻繁地推開瓦片,試圖堵住漏雨的地方。
- 束藤:用藤條綑綁固定,以防牀搖晃。
- 同袍:同穿一件衣服的人,比喻親密的朋友或戰友。
- 問疾:探問病情。
- 耑愧:正感到慙愧。
- 玉台僧:指高潔的僧人,這裡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繙譯
我因患疥瘡而癢得難以忍受,抓得皮膚出血,血跡斑斑。 年老的父母讓我上牀休息,年輕的婢女詢問是否需要畱燈。 屋子漏雨,我頻繁地推開瓦片試圖堵住漏洞,牀搖晃不穩,我多次用藤條綑綁固定。 親密的朋友中,有誰來探問我的病情呢?我正感到慙愧,愧對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自己因病疥而癢得難以忍受,以及家中漏雨、牀搖晃等生活細節,表達了作者在病痛中的無奈和孤獨。詩中“老親令就枕,小婢問畱燈”一句,既展現了家庭的溫馨,又透露出作者因病而無法自理的窘境。結尾的“同袍誰問疾,耑愧玉台僧”則抒發了作者對友情的渴望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表達了病中人的孤獨與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