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叔毅弘行人見寄

駐屐花邊聽鳥音,青山何處想登臨。 肩頭伊尹方能任,腳板鴟夷未了心。 歷歷更宜觀往古,炎炎何敢羨於今。 相逢杯酒喜共醉,相憶詩情還自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駐屐:停下腳步。
  • 伊尹:古代著名的賢相,此處比喻肩負重任。
  • 鴟夷:古代傳說中的怪獸,此處比喻未了的心願。
  • 歷歷:清晰可見的樣子。
  • 炎炎:形容事物興盛、熱烈。

翻譯

在花叢邊停下腳步,聆聽鳥兒的鳴叫,心中嚮往着登臨遠眺的青山。肩上承擔着如伊尹般的重任,腳下的路卻像鴟夷一樣,心願未了。應該清晰地回顧過去的歷史,而不應羨慕如今的熱烈與興盛。在相聚的時刻,喜歡共同舉杯暢飲,相憶的詩情更是深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在花邊駐足聽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歷史責任的思考。詩中「肩頭伊尹方能任,腳板鴟夷未了心」巧妙地運用典故,展現了詩人肩負重任的同時,內心仍懷有未竟之志。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尊重和對現實的冷靜態度,以及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