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籬上雀送宜春龍旂伯章赴長沙
瞻彼上林,萬木交錯,爾獨何爲傍籬落。不如南溟鵬,又不似遼東鶴。
高飛無力天地遠,短棘疏煙晚蕭索。遺穗蕩盡山田空,虞羅不收溪雨作。
未看春日百花晴,寧惜窮陰一枝惡。嗚呼壯士當雄飛,八翼天風散寥廓。
紫鸞丹鳳參翱翔,愧爾啁啾籬上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溟鵬:指南方的巨大鵬鳥,象徵着遠大的志向和力量。
- 遼東鶴:指東方的仙鶴,常用來比喻長壽或高潔。
- 籬落:籬笆的角落。
- 短棘:短小的荊棘。
- 蕭索:形容景象淒涼。
- 虞羅:古代的獵網,這裏指捕捉鳥類的工具。
- 寥廓:廣闊無垠的天空。
- 啁啾:鳥叫聲,這裏形容籬上雀的叫聲。
翻譯
看那上林苑,萬木交錯,你卻爲何獨自依傍在籬笆旁。不像南方的巨鵬,也不似遼東的仙鶴。 高飛無力,天地遙遠,短小的荊棘和稀疏的煙霧,夜晚顯得格外淒涼。遺落的穀穗蕩盡,山田空曠,捕捉鳥類的網不再收起,溪邊的雨也停了。 未曾欣賞春日百花的晴朗,又怎會在意深秋一枝的惡劣。啊,壯士應當勇往直前,八面的天風在廣闊的天空中散開。 紫色的鸞鳳和丹頂鶴一同翱翔,我爲你這籬笆上的小雀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籬上雀與南溟鵬、遼東鶴的不同境遇,表達了詩人對壯志未酬、身處困境的感慨。詩中,「萬木交錯」的上林苑與「傍籬落」的雀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雀的孤獨與無力。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孤獨與淒涼的氛圍。結尾處,詩人以壯士的雄飛與籬上雀的啁啾作對比,抒發了對壯志凌雲的嚮往和對現狀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